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美化 让生态绿色成为烟台“名片”

2021-12-07 21:47: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津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田津铭 通讯员 姜中建 烟台报道

  近年来,针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烟台市芝罘区园林建设养护中心适应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要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采取多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措施,统筹推进绿化养护、市容环境整治等各项常态化工作,城区绿化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形象和品质不断提升。

  推进绿化保洁一体化 实现管干分离

  2020年,园林中心在芝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部署下,立足芝罘区实际,深入调研论证,创新管理思路,全面启动环卫园林领域新型市场化改革。

  园林中心按照烟台市创城、创卫标准以及烟台市行业作业规范要求,制定统一的环卫园林作业标准及流程规范,本着“公开透明、程序规范、市场运作、效能优先”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有资质、实力强的企业进入市场,中标企业和政府国有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将政府工作职能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模式中剥离出来,实现了由“管干一体”向“管干分离”的转变。通过引进专业化、高水平的作业队伍,园林中心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绿化保洁质量,全面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完善绿化考核制度 提高绿化作业质量

  为推进环卫园林一体化,园林中心多次针对芝罘区园林绿化多而散的特点,不断修订完善绿化考核办法,从绿化养护日历到绿化养护标准,全覆盖、无缝隙地进行细化。园林中心按照南区和北区对两家养护企业管辖区域划分考核单元,成立6个督导养护考核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考核单元,全天候分片对道路绿地养护、公园维护管理、山林防火等进行考核和巡查督导,对企业的管理质量进行监督。

  同时园林中心制定督导考核人员管理办法,严明纪律,明确范围、责任和问题整改时限,全覆盖无死角地开展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形成问题清单,并结合督导考核微信群和数字化平台、12345平台等投诉平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派发到督导养护企业进行整改,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责任到人,整改到位,全面提升绿化养护质量。

  加强养护精细管理 提升区域绿化品质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品质,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园林中心坚持标准化、专业化的原则,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标准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要求,结合市区“绿化净化美化”集中整治行动、市容环境10大类突出问题整治活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等工作,不断加强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开展绿化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出行的绿地环境,持续提升区域绿化品质。

  园林中心加强对辖区行道树、道路绿地、公园广场和游园的绿地养护力度,做到绿地垃圾一日两清、随走随清,确保绿地整洁。园林中心根据季节周期及时做好绿地植物修剪工作,确保辖区绿地修剪及时、造型优美,做到病虫害预防和防治并重,密切追踪监控高发病虫害,对高发病虫害及时打药防治,保证绿化植物无明显病虫害发生。据悉,2021年芝罘区绿地保洁清理垃圾杂物、枯枝败叶5.35万立方,修剪绿地模纹、草坪635.2万平方米,病虫害防治打药585吨,修剪乔灌木1.58万株,清理死树危树、枯死断枝、树挂8150余处,公园、绿地行道树和乔灌木涂白共计14.96万株,补植裸露绿地约7万平方米。

  加快绿化改造步伐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近几年来,芝罘区园林针对全区成片绿地少的特点,在老旧社区、交通路口周边寻找500㎡左右的“巴掌”绿地进行改造,打造成可供行人休憩、娱乐的口袋公园,近5年共新建口袋公园53处。通过口袋公园建设实现见缝插绿、多元增绿,进一步完善绿地系统,逐步实现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同时,根据市区城市更新的统一规划,园林中心对山海路、海港路、竹林路、祥祯路等道路进行绿化升级改造,打造慢行步道,共改造绿化面积4.7万㎡。园林中心通过对道路两侧绿化带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合理搭配树种,使绿化景观有起伏、有变化,达到层次分明、亮点突出的效果,使城市生态绿化景观得到进一步提升。

  “绿色是城市的底色,绿化是城市的名片”,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市民对于城市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园林中心将继续按照“高标准、精细化、常态化”的工作原则,以增绿、添彩、提质为主攻方向,围绕攻坚整治、创新机制和城市更新等方面全面发力,多措并举,以“绿色”厚植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