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人民医院:危急时刻与“死神”赛跑 坚守“阵地”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2024-06-27 08:39:3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曲文

  大众网记者 曲文 通讯员 张思博 烟台报道

  近日,58岁的徐女士因反复发热伴咳痰、憋喘后突发意识丧失被紧急送至龙口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60%、双肺多发高密度影,处于昏迷状态的徐女士被诊断为重症肺炎 、重度ARDS。

  肾移植后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高达30%,容不得犹豫,重症医学科主任范崇军、副主任秦国琦带领团队立即开展抢救工作: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后立即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第一时间应用纯氧提升血氧饱和度并给气管插管提供氧储备;在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前提下,给予经口气管插管,转为有创机械通气。

图片

  患者6个月前曾接受肾移植手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极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如何既保证抗感染的效果又能保护移植的肾脏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医务科立即组织肾内科、血液肿瘤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MDT共同讨论患者诊疗方案,同时外请上级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会诊,讨论制定最优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抗炎、调节免疫、保护脏器功能及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反复应用气管镜吸痰,患者的呼吸衰竭仍难以纠正。低血压、少尿、脓毒性休克再加上呼吸衰竭,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患者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可是ECMO费用高昂,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采取俯卧位通气虽然可以改善患者氧合,但是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有较高的要求。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考虑是ICU全体医护人员一直秉持的执业理念。大家一致决定,齐心协力为患者行俯卧位通气。虽然每一次为患者翻身之后医护人员无一不是汗流浃背,但是看着患者的呼吸逐渐趋于稳定,大家虽然很累,但是都很开心。

图片

图片

  经过5天的积极治疗,患者肺泡灌洗液宏基因靶向测序结果提示患者为耶氏肺孢子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真菌感染,检查结果印证了重症医学科最初制定的抗感染方案完全正确。在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保驾护航下,患者的炎症因子、对氧气的依赖逐渐下降,体温趋于平稳,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给予逐步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激动地握住秦国琦的手说:“谢谢你们的坚持,让我捡回一条命!”1个月后,经过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地护理和治疗,患者最终康复出院,这一病例的抢救成功充分显示了龙口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危重症患者抢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