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2024-05-31 16:48: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迟海滨

  大众网记者 迟海滨 烟台报道

  “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海洋牧场”……随着各项海洋生态保护措施的顺利实施,近年来,龙口市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持续增强,渔业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开展增殖放流 切实增加渔业资源有效供给

  随着海洋捕捞能力的增强,海洋渔业资源呈现逐渐减少的状态,这就使人工方式培育苗种、自然状态下增殖放流成为增加海洋资源的重要手段。龙口自2007年开始启动增殖放流工作以来,从最初的单一品种海蜇逐渐增加到6个海水品种、2个淡水品种。2020年以来,龙口市每年都从上级争取成品油价格调整补助资金三百八十多万元,在龙口海域放流海蜇、曼氏无针乌贼卵和许氏平鲉、褐牙鲆、半滑舌鳎、黑鲷等海洋品种,以达到增补海洋渔业资源的效果,在龙口市水源地王屋水库放流鲢鱼、鳙鱼等淡水品种实现净化水质作用。2024年,龙口市计划在海水中招标放流海蜇5000万尾,各种鱼类130万尾。

  另外,随着龙口市涉海工程项目的实施,龙口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先后争取项目用海渔业资源补偿资金832.65万元,放流中国对虾、梭子蟹苗种3.2亿多尾,鱼类苗种51.6万尾。今年,该局还从农业农村部、省厅争取了裕龙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渔业资源补偿资金1.9亿元,在未来的十年内每年可安排放流资金823万元,放流中国对虾、梭子蟹苗种1.6亿尾,各种鱼类苗种370万尾。争取山东裕龙港务1-3#通用泊位工程二期、重大件码头和山东管网东干线等项目的生态资源补偿资金187.6万元,放流虾、蟹苗种3600万尾,鱼类苗种55万尾。

  增殖放流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加了渤海区域(莱州湾)渔业资源。据龙口渔民反映,一些过去近十年不常见的品种如墨鱼如今捕捞时也能捕到了;黑老婆、黑鳞加吉等品种成为休闲海钓的主要品种,大对虾、梭子蟹等常规品种的捕捞产量也有了明显增长,直接增加了渔民收入。

  大力建设海洋牧场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龙口市借势国家支持发展海洋牧场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养殖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海洋牧场,累计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6700万元。截至目前,龙口市共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企业2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企业4个,在建海洋牧场企业3个。辖区海洋牧场总面积突破9万亩,占审批养殖用海总面积的51.6%。各类海洋牧场在经营性海域累计投放各类人工鱼礁近80万空方,海参苗种30万斤,恋礁鱼类300余万尾。2018年和2021年龙口市金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温流水养殖育苗有限公司分别取得国家级海洋牧场第四批、第七批示范创建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500万元,投放构建礁、石块礁体10.42万空方,着力打造海洋生物产卵、避敌有效场所。

  海洋牧场的发展,不仅有效推动了渔业资源的恢复,也带动了龙口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金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投资8853万元,新建1处水体容量3.5万立方米的“金仓一号”深水海参养殖网箱,带动海参由底播向立体养殖升级。温流水养殖育苗有限公司积极发展田园型海洋牧场,成为龙口市牡蛎养殖的龙头企业,年产牡蛎5000吨,带动周边百余户从事牡蛎养殖。近日,该企业又在北京等地设置档口,整合串联龙口市及周边地区海产品,实现龙口市海产品在北京、河北市场直销。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