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势借风 夯基聚力 烟台黄渤海新区探索诉前调解服务外包新模式

2024-04-08 08:44: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董波

  大众网记者 董波 通讯员 苏睿 烟台报道

  2023年5月,全市首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挂牌办公,走出了以“诉前调解服务外包”解决劳动争议的新路径。截至目前,调解中心总计收案484件,调解终结421件,调解成功257件,调解率61.05%,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均超预期。

  争项目,赢得广泛支持共识。为把诉前调解项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坚持“主动沟通、阳光透明”的办事原则,全力争取财政资金。梳理部、省出台的文件要求,尤其是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相关内容,积极与辖区组织部门、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最广泛的共识和支持。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公开发布竞争性磋商文件,明确承包主体资格、购买服务范围、工作规范流程等内容,最终1家律师事务所中标,并以基础服务费40万元、绩效服务费10万元,签订了1年期服务事项外包合同。

  搭平台,夯实组织制度基础。在市局的指导帮助下,逐步发展完善了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并规范出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将仲裁标的10万元以内的争议案件,或单纯工伤保险待遇类案件,纳入调解中心的受理范围,并于转入15日内完成调解。同时,建立健全调解员考评制度、“一案一档”制度、调解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为推动调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有序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素质,选优配强调解队伍。按照“常驻为主、非常驻为补充”的工作思路,在中标律所劳动争议团队中,择优选聘律师进驻调解中心。以常驻不少于5人为基础配置,设1名首席调解员、6名调解专家库成员兼任调解员,专兼职有效结合,多维度增强调解力量。以法律职业资格证,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证为上岗前提,全方位满足争议调解需求,坚持塑造一支法律素养高、调解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调解队伍。

  通堵点,聚力推动流程再造。在受理环节,引导当事人现场填写诉前调解意向书,第一时间委托调解中心,并于3日内出具调处受理通知书;在调解环节,从调解员库中选取适案调解员,统筹安排好调解时间;在出具结果环节,对于调解成功并要求制作文书的,可平移至劳动仲裁院置换法律文书,完成组卷。对于未达成调解的,由调解中心组织双方填写要素审理表,确认无争议事项,为后期仲裁提供有力依据。

  强督导,全面聚焦能力升级。在调解中心成立之初,与四个仲裁庭联动,首席仲裁员分别牵头组建培育小组,开展仲裁调解职业能力培训。在调解中心正式运行后,全员列席参加仲裁院的周二晚例会、月培训,及时传达学习省、市仲裁业务会议精神,保持步调高度一致。在调解中心日常工作中,通过做实“三方考核”,倒逼能力素质提升:通过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公示栏,接受群众监督考核;通过对调解案件,尤其是转仲裁二次调解成功案件的“回头看”,接受专业评议考核;通过年终调解达成率,接受年度绩效考核,“三管齐下”提升调解工作质效。

  烟台黄渤海新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启用,全面带动了烟台黄渤海新区仲裁工作整体提质提效,有效分流仲裁院办案压力,仲裁立案数同比下降19.7%,调解率同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调解中心从谋划到投用的全过程,是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是解决新区“案多人少”压力的自觉驱动,是各单位联建经验的累积质变。黄渤海新区将继续把这一新实践走好走实,让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攀升,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