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为根基水为魂----烟台山水水泥在坚守中创新

2021-08-03 07:49:5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史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史宇 通讯员 刘学刚 王明鹏 烟台报道

  初夏时节,天蓝云白,大树枝繁叶茂,花草绚丽多姿,空气中荡漾着植物园特有的清香。

  这里,工业与自然的和谐,钢筋水泥与花草树木的和谐,传统企业与现代理念的和谐,刚与柔的和谐,都淋漓尽致,坦坦荡荡,蓬蓬勃勃。

  这里是烟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始建于2003年,这是一家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被寄予时代厚望的水泥建材生产企业。

  当企业在成为当地工业经济巨擘的同时,企业党支部和全体干部职工也在探索,如何才能与利用制度优势走出一条高质量红色发展道路。

  动能转换 支部带头

  向绿色发展寻求行业红利

  走进公司,花园式厂区让人感受到自然美好的一切,这取决于山水人的理念:保卫绿水青山,践行绿色发展。

  红与绿的理念,说起来轻松几个字,做起来,却是公司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无数个日夜执着的坚守、坚定的意志、绝不推诿的社会责任与从不回避的政治担当。

  公司党支部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的切入点,通过深入推进“党建+管理”“党建+培训”“党建+安全”“党建+服务”等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管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2016年,公司党员带头,陆续开展大风机进出口、磨机进出口、烟道、预热器下料管及窑头收尘器进口等多项技改,既解决了漏风、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污染;2017年,预热器系统降阻改造、循环风机入口管道改造、高温风机入口管道改造、篦冷机篦板改造相继展开。支部将技术革新作为党员量化评分的重要依据,带动公司员工从上到下自觉担当的使命。

  企业绿色发展究竟怎样才能带来持久红利?党支部用四个字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工匠精神!

  科技创新 支部引领

  以工匠精神争取发展先机

  2018年,一边是国家动能改造带来的重大契机,一边是水泥行业面临重重困难,前行的道路举步维艰。

  全国水泥生产局部区域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恶性竞争,科技含量低,能耗高,利润低。

  面对困境,党支部多次开会协商,为公司发展献策:一方面大刀阔斧,大手笔大投入全力攻坚;一方面以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的精神进行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入推进每一个细节的技术创新。

  面对公司最大的困境:公司所属马院山矿山是非常典型的低品位石灰石矿。质量控制室的党员组成专门班子,进行反复探索,创造性提出了“一高一中一低”的配料方案,即高硅率N、中饱和比KH、低铝率P。这一方案根据矿山石灰石低钙、高硅、高镁,品位差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独具匠心,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精准控制,在不计其数的实验之后,终于使其成分逐步接近于生料化学成分,变废为宝,在生料配料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这一创举不仅进一步降低了生料配料成本,而且延长了矿山使用年限,可以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艰难的一仗打赢了!

  在动能改造的历史潮流中,党支部带头转换思维,转变传统企业的旧模式、旧样态,转变为思路更开阔、道路更宽广的新模式、新样态,让新思维、新技术催生新动能,他们,交上了自己合格的答卷。

  红色引擎 支部融合

  在坚守与创新中持续发展

  走在山水水泥厂区,随处可见的不仅有美景,还有文化。企业文化,渗透到了这家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竞赛比高低,全员比干劲”“做事有担当,争创新业绩”“党员带头,降本增效”“建设绿色矿山 实现持续发展”等等标语口号随处可见。

  在党支部的文化理念中,融合了“质量第一,安全至上”这样历久弥新的老文化,“红色引擎、绿色发展”是党支部提出的新文化,“人人担当,人人创新”是党员和干部职工落实的文化细节。

  近年来,烟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经营的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时代,公司将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全面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握烟台高质量发展宝贵机遇,为烟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山水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