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权福健:打造“非遗”产业文化传习基地 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

2021-02-19 22:18:04 来源:  作者: 于飞

政协委员权福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于飞 烟台报道

  2月19日上午,烟台市政协委员权福健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烟台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大力发展“非遗”产业,积极打造“非遗”产业文化传习基地,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

  “‘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民族生命力传承。”权福健表示,“非遗”项目,既是文化的精神继续传承,也是产业的经济未来发展。例如,德州扒鸡制作技艺,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以9.03亿的品牌价值,被中国质检总局列入中华老字号品牌前20强榜单,同年6月,作为国宴用菜登上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国宴。

  权福健介绍,截止到2020年,烟台共计非遗138项,其中联合国认证1项(烟台剪纸),国家级13项(如八仙过海传说、胶东道教音乐等),省级30项(如鲁菜烹饪技艺、福山大面制作技艺等),市级95项(如烟台剪纸、福山豆面酱手工制作技艺等)。只有山东省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作为上市公司实现了二十亿级年营收,其他多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都未能实现规模化的、集中性的、上亿级的产业发展。

  权福健认为,影响烟台市“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尚未能在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这两方面,形成全省或全国的知名性的规模化、集中化的产业链或产业基地。非遗文化多分散于民间,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企业或核心基地,也就尚未形成一个或几个主力的品牌价值,包括文化传承价值和经济产业价值。

  因此,权福健建议打造“非遗”产业文化传习基地,让“非遗”成为产业,拉动传承,实现产业化,为精神文明传承,带动经济发展做贡献,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权福健希望,通过烟台市“非遗”产业文化传习基地,能够成为展示烟台市乃至胶东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一张城市名片,向外辐射城市口碑,向上拉动城市形象,向下带动文旅发展,成为烟台市文化的代表,烟台市民心中的精神丰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