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十三五”成就巡礼:旅游项目投资过千亿 全域旅游“面上推开”

2020-12-10 12:02:2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 陈晓 汤淼 烟台报道

  12月10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重点发布烟台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据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祖玲介绍,“十三五”期间,烟台市文化和旅游业呈现出动力强劲、发展加速、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群众文旅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文化旅游对全市经济社会贡献度不断提升。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祖玲

  精品艺术创作勇攀新高峰

  强化扶持引导,壮大创演力量。2017年至今,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创作选拔出京剧《烟台解放》、吕剧《西海地下医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英雄胶东》等45部优秀作品,开展基层巡演1100余场,有效推动地方文艺工作繁荣发展,丰富了群众艺术生活,为烟台市走在前列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服务中心大局,唱响主旋律。2019年至今,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100万元,开展两届烟台之夏海岸音乐汇、国庆、元宵文艺晚会、“八一”拥军演出等“4+N”演出154场,创作京剧《戚继光》、旅游歌舞剧《长岛长岛》等10部优秀剧目。培育打造“写生烟台”品牌,近百件美术作品在省级以上各类美展中入选和获奖。

  提升专业能力和全民艺术素养。目前,全市发展各类民间文艺团队2735支,牟平区庄户剧团“四位一体”培育模式荣获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创新打造了“艺术烟台·公益美育”模式,依托市文化馆,统筹百家社会培训机构,每年推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26个门类公益培训课程9000余课时,累计惠及市民30余万人次。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入推进,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城乡居民满意度考核中,“文化生活”满意度均居全省前列。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四级网络更加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536个省定、市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文化服务中心100%达标。今年,投资16.5亿元的烟台新文化中心正在加快规划建设,打造地标式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设施。建设旅游咨询集散中心35处,布设旅游信息岛110处、旅游交通标识牌240处;新改建旅游厕所780多座,总量达5200座,建设数量居全省前列。2016年,烟台市与北京、成都、南京等共同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今年又入选“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试点城市。在全省率先上线市级公共文旅服务平台“烟台文旅云”,已推出各类主题产品4300多项。

市民文化节

  文化惠民活动普惠共享。每年常态开展“春之声、夏之舞、秋之韵、冬之乐”四大篇章主题活动10000余场,搭建共建共享大平台,打造“市民节日”“文旅盛宴”。已有100余家文旅企业、50多家社会组织(协会)、1000多个社会文艺团体参与市民文化节。建立实施“五送六进”“三关四帮”机制,“五送六进”已开展6000多场。创新打造了“烟台文化大讲堂”“文化星期五”“你读书、我买单”“一路书香流动车”“一元惠民看大戏”等特色服务模式。

  “送文化·种文化”深入实施。全市文化馆、图书馆专业人员、文化志愿者与基层结成帮扶对子5000余支,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万余人。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46批次、培训基层文化服务人员30余万人次。全市发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43名,“优秀文化星火传播人”50名,乡村致富带头人18名,3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名单,引领壮大公共文化服务力量。建立了150多个文化志愿者工作站,发展文化志愿者2万多名。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9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93.87亿元,居全省第二位;2019年,接待游客8689.4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211.79亿元,均居全省第三位。今年,文化和旅游产业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快复苏发展和转型升级,2020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市接待游客655.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97亿元,同比恢复85.5%和82.51%。

蓬莱阁

  “两核一带”文旅新格局初见成效。重点打造中心城区都市休闲核、蓬长生态旅游核、滨海一线文旅带“两核一带”引领区,整个文旅发展新格局初见成效。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等地标式文旅大项目建设全面起势,春节前芝罘仙境项目朝阳街主街区、所城十字大街开街、烟台山亮起来,打造烟台文旅新亮点、山东文旅新高地。海上世界踏浪而来,打造面向世界的“烟台之窗、城市之眼”。整合蓬莱、长岛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实现蓬长全面融合、与中心城区深度融合。滨海一线运行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今年调整理顺养马岛至芝罘岛段,明年启动芝罘岛至蓬莱阁段,2022年接续贯通至莱州三山岛,“十四五”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仙境海岸。

  全域旅游新旧动能转换活力迸发。五年来,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过1000亿元,张裕葡萄酒小镇、蓬莱欧乐堡等30多个项目投入运营,目前恒大文旅城、华侨城等85个重点文旅项目全面起势,全域实施鲜美化五年行动,首批100个节点项目已启动。全市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0处,旅游大企业集团8家,A级景区77家,旅行社251家,星级饭店69家,星级渔(农)家乐811家,要素主体规模效益持续升级。大力培育发展夜间经济、会展经济、乡村旅游、海洋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业等“文旅+”特色业态,打造100余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培育海洋休闲牧场30处。

  全域文旅消费提质增效。每年安排文旅惠民消费季专项资金1000万元,全力攻坚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连续四年举办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累计发放惠民消费券4650万元,推出文旅惠民产品1.2万余项,4000余家文旅企业参与,累计参与人数2200多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2.75亿元,间接带动文旅消费22亿元。

  文化传承绽放新活力

  充分放大烟台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优势,扎实推进文物非遗活化传承,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探索“烟台路径”。

  织密织牢保护网络。争取文保专项资金1.24亿元,实施了43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80家国保、省保单位得到及时有效保护。完善非遗保护名录,推动非遗保护长效发展,烟台剪纸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探索文物保护利用“烟台路径”。近年来平均每年完成前置考古勘探面积在100万平米以上,探索“超前谋划、考古先行、跟进研究”的文物整体保护、连片利用的“烟台路径”。

  传统文化体验内容不断丰富。每年开展各类文物展览、公教活动3000余场,接待观众百万人。发展葡萄酒、钢琴、钟表、胶东民俗等民间博物馆20余家。全市列入文物保护目录的抗战遗址170处,每年投入抗战遗址保护资金1000余万元。全市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作为旅游景区向公众开放的有10余处,占比近60%。

  旅游品牌形象新升级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城市旅游品牌新形象,经过系统持续地解读、普及、宣贯、营销,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烟台国际海岸生活节

  高质量举办文旅节庆大活动。已举办三届国际海岸生活节,两届世界老年旅游大会,四届“山东人游烟台、烟台人游烟台”“两游”活动。

  高水平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推广。举办中英当代艺术双年展、中韩国际美术书法交流展、胶东民间窗花剪纸艺术展等文化交流活动50余场。设立19处境内外文化旅游推广中心,每年开展精准营销活动10余场。

  高标准抓牢市场监管。推进文明旅游从行业先行到全城联动每年开展文明旅游“八进活动”20余场、参与近4万人次,为全市文明城市六连冠贡献了文旅力量。创新“旅游+仲裁”、“七位一体”旅游投诉体系、全域旅游监督体系等领先模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