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妍明 通讯员 周兰兰 烟台报道
聪聪(化名)2岁半的时候,长得人见人爱,可就是不会说话,长辈们觉得大点就好了,可转眼已经到了3岁多要入托的年纪,聪聪还是不开口说话,家里人开始着急了,急忙带聪聪来到烟台业达医院儿童保健科,经过儿保科大夫的评估,聪聪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经过多次言语康复治疗和家长的积极配合,2个月后聪聪对词汇的认知量明显提高,自发语言随之出现,终于开口喊出了第一声“妈妈”。其实,像聪聪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听听烟台业达医院专家怎么说。
语言发育的条件
孩子学会说话就像盖房子,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听觉系统:正常的听力可以让孩子接收到外界的各种声音,这是学习说话的基本条件;神经系统:大脑正常的发育,让孩子理解外界的声音,特别是理解语言的意义;发音系统:语言的表达同时还需要有正常发育的发音器官,比如鼻腔、口腔、喉的参与;房子还需要一个屋顶: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
孩子说话晚要考虑哪些情况?
首先需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如果孩子听力异常,听不到声音或者听不到某些频率的声音,就会导致孩子没办法正常接收声音信号,进而导致说话晚,或者发音含混不清。
孩子构音器官是否发育不完全。如唇无力、舌系带短、唇腭裂等,都会导致语言发育的落后。
大脑发育是否落后,导致认知理解能力差。大脑发育落后也会影响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育。儿童并非一出生就会讲话,儿童开始说话的时间大约在1岁左右,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那么1岁以前,儿童语言的发展重点体现在理解能力的发育上,因此大脑发育的落后可能导致孩子理解能力差,语言发育落后。
孩子是否缺乏丰富的语言环境刺激。没有丰富的人类语言环境,孩子就不可能学会语言。因此,婴幼儿期的语言环境是刺激语言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很多家长把孩子留给“手机、电脑”等电子保姆,或者让孩子自己玩耍,有的老人带孩子跟孩子讲话很少,这样缺乏有效的语言交流,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发现孩子说话晚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超过1岁半还没有发出有意义的语言,建议到儿童保健科进行专业的语言和发育评估,找出孩子语言发育落后的症结所在,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言训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