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业达医院:抗骨质疏松治疗是一套“组合拳”

2022-04-27 08:40:0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妍明 通讯员 周兰兰 烟台报道

  普通人对骨骼的态度堪称漫不经心,除非骨折或者疼痛严重,否则不会专门去检查骨骼。即使骨折了,有些人也只是自认倒霉,积极点的接受手术,部分人甚至拒绝医生提出的手术建议,坚持“静养”。这样的“冷处理”,既不公平,也不科学。那么,大家该如何对待骨骼,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呢?来听听烟台业达医院老年病科专家怎么说。

  骨骼也需要呵护

  保护骨骼,要适当运动,不要久坐。运动可以刺激成骨细胞活跃,促进骨质增加;摄入足够的钙质,为骨骼提供基本原料。这里的钙质首先是含钙食物,如牛奶和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增加户外的时间。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协助钙吸收;避免抽烟、酗酒、大量摄入咖啡或奶茶等;减少使用损害骨骼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如必须使用,要有相应的抗骨质疏松措施。

  骨折不仅是倒霉和不小心

  不小心摔倒或者碰了一下,居然骨折了。这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尤其是五十多岁的女性和老年人,这叫脆性骨折,也叫骨质疏松骨折。

  脆性骨折的发生,意味着患者已经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在积极处理骨折的同时,也要尽快进行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术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身高缩水超过3厘米要警惕

  骨质疏松最偏爱两类人分别是绝经后女性(通常指绝经10年内)和老年人。此外,久坐不动的办公室一族,一味追求白和瘦的年轻女性,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背疼痛或者全身酸痛、乏力,严重者会发生脆性骨折,或者身高变矮、甚至驼背。人到老年,随着椎间盘的退化,身高可以有一定的“缩水”,但是要有限度。如果身高缩水超过3厘米,就要注意了,不能仅仅用老化来解释。

  骨折静养可能得不偿失

  之前就有患者询问,为什么骨折后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不提倡卧床,难道强行下地吗?

  骨骼平时是在不断代谢的,成骨细胞“盖房子”,破骨细胞“拆房子”,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其中肌肉的牵拉刺激,对成骨细胞的活动至关重要。骨折后的卧床,肌肉失去了牵拉,骨代谢的平衡被打破,加速了骨质疏松。

  所以骨折后要积极接受医生的建议,适合手术的尽可能手术,手术后在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地锻炼,减少卧床时间,防止肌肉萎缩和废用性骨质疏松。

  以骨质疏松骨折中最常见的椎体骨折为例:积极接受椎体成形术,也就是俗称的“骨水泥”,2到3天就可正常下地活动;不接受手术的,需要卧床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卧床3个月,骨折的部位可能终于艰难地、缓慢地愈合了,对全身骨骼造成的危害,却往往得不偿失。

  防治骨质疏松,我们有“一套”

  “大夫,我一直在补钙,可就是补不上,你说咋回事?”这是医生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骨质疏松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补钙两个字可以概括的。仍以盖房子为例,我们可以将钙比作盖房子的砖头和水泥,将原料运送到工地上,是不是房子会自己拔地而起呢?当然不是。骨质疏松的防治也是同样的道理。

  简单说来,骨质疏松的防治要注意科学的锻炼,补充足够的造骨原料,评价骨代谢状态,选择专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特立帕肽、地舒单抗、降钙素等,并长期随访。

  抗骨质疏松治疗是一套“组合拳”,只有科学合理组合,才能真正保护骨骼,健康自由地生活。烟台业达医院老年病科开通了专门的骨质疏松门诊,有专业的医生为您的骨骼护航。

  地点:门诊三楼371诊室;

  坐诊时间:每周一到周五;

  咨询电话:6956059。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妍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