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高考是否有必要“全面考察”?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4-06-13 10:47:00   作者: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短暂的两天时间内匆忙结束,然而,仍然给人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前一阵看到一篇微信文章,大意是如此的:说是有些专家又认为今年这样设置综合学科的考法不科学,不如以前的3+X式的考法好。听意思,是怕这样的考试方法会造成学生的偏科现象。
    对此,笔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拥有独立的治学方向。知识的海洋是无比浩瀚的,对我们成人来说,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的话,真正能够潜下心来研究透一门学问足以受用终生了!我们又何必非要求孩子们既要语文考得好,又要数学考得棒,还要其他学科成绩都高高在上呢?我们有什么资格决定万千祖国花朵的命运?
    私下认为,眼下这种统一模式的高考在现有文本考试方式下不管怎么改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无论从高考前孩子们学的知识来看,还是从高考后选专 业的茫然来衡量,这种做法都是简单、粗暴、不可取的。从学科编排来看,眼下这样的学科设置貌似要把学生培养的门门精通,然而,本质上来说,背离了博览、自由探索的学科精神,剥夺了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约束了学生求知的空间,无论语文、还是数学、还是其他自然学科,都有过于倾向于文本分数忽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自由探索学科精神的趋势。为什么解放后的教育如此致力于这几门考试的学科,却没有培养出几个富有新精神的国际一流的人才呢?
    再看看高考生们选专业的茫然,很多人受教育十二年,却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抱着什么目的参加高考、不明白高考完后自己要选择地专业是什么样子的,如此盲目的教育会培养出富有独立追求新精神的人才吗?更难做的是高校,面对如此一批批分数很高,对于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精神一无所知的学子,在短短的四年内真的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吗?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缺乏的迁就,使得大学教育脱离了精神,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让中国大学办得更像蒙骗学子、贩卖学历的地方。不知道全国高校的有识之士们对于眼下的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有什么看法,个人认为,依赖于片面的一次高考分数来选材,未必能够寻求到合适的人才。
    要改变现状,更多的需要我们去打破传统高考常规,深入探讨分门别类选拔人才的方式!既然,我们在体育、艺术等领域可以开辟专门的高考渠道,那么,我们对于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可以探索与开发专业性的人才选拔方式。比如,我们要选拔文学人才,不是简单地看学生一份语文考卷答了多少分,更多的需要结合该生平日文学创作的能力与作品的质量去衡量,单纯的一份卷子考试得来的分数充其量只是片面性极大的纸上谈兵,对于分数的痴迷只会导致语文教育误入歧途。
    同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中,也需要开辟各科专门的选拔渠道,不是要看看闷在考试卷子里解难题的能力。更需要了解学生们知识面的开阔程度,对于未知领域知识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为,我们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人才,而不是把他们关在我们已知的知识范围内埋头痴迷于做难题。在科学领域,与已知的知识比较,思想性以及未知领域的探索、应用能力更加重要。
综上所述,高考不应该追求所谓的“全面考察”,时下的高考表面看来是在选拔全能型人才。然而,以个人眼光来看,充其量只是浮光掠影式的、不深入也不科学的纸上谈兵罢了!既不利于科学学科精神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培养。(评论员 温希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利然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