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图 > 财经

恒丰女杰登珠峰续:抵达日喀则 捐款献爱心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5-04-28 10:08:00   作者: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震区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面对灾情人更坚强!

  越过高山,

  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光荣伟大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各族人民,

  团结起来了!

  我们中华友爱坚强如钢!!

珠峰脚下的砂石路,颠簸难行

  大众网烟台4月28日讯 (通讯员 孙莉) 27日上午9点,毕明霞和队友们乘坐返程车辆,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继续下撤至海拔3900米的日喀则,晚上入住神湖酒店。对于在珠峰之上经历了地震、冰崩和连夜急行军般下撤的他们来说,从大本营到定日一段长达3个多小时的颠簸的“搓板路”,已经算是康庄大道了。

长达百余公里的珠峰砂石路

  返程路依然颠簸如初 但心境大有不同

  从定日县出发,行经被誉为最美川藏公路的318国道,在前往珠峰大本营的岔路口左拐后,便进入一段长达120公里的珠峰砂石路。除了颠簸难行,此路还限速,有些上坡地段干脆全成了“搓板路”,一道道横纹像极了洗衣板,中间有10多公里路段业没有通讯信号。汽车如果抛锚、特别是单车旅行,在这些地方就会非常麻烦。在路况好的情况下,光走完这100多公里砂石路便要3个多小时。毕明霞们在定日和珠峰大本营之间的一来一回,都要从此路经过。

  昨天是珠峰登山队计划返程的时间。队员们上午9点从珠峰大本营出发,行经这段长达百余公里的珠峰砂石路,下午2点多才抵达定日县,比正常行驶用时超出了2个多小时,队员们的午饭也顺道在定日县解决。受地震的影响,这段珠峰砂石路在震后更为难走,路面不但依然坑洼不平,还有很多从两侧山坡上滚落下来的石块,比来的时候艰难多了。汽车在行进过程中除了异常颠簸,在一些路段还要躲避落石和积雪融化后留下的颇大的雪坑,行驶的异常缓慢。

  “虽然坐车坐的屁股都疼了,但感觉完全不一样。”毕明霞说。4月12日队员们从定日出发前往珠峰大本营,第一次行经此路段的时候,给从小在沿海发达城市长大的她的感觉就是“路太破、太颠了”!即使不比沿海城市平坦如砥的柏油路,就连之前从拉萨到日喀则或者从日喀则到定日的柏油路都赶不上。第一次走这样的砂石路的时候,毕明霞感觉“简直在受刑”。而地震过后,再次行进在这段更为颠簸的砂石路上,毕明霞的感觉却大相径庭:“在珠峰经历了地震、冰崩的生死考验之后,再在这条路上走,感觉离日喀则越近就越安全,颠簸和疲累的感觉也就没有了。这才叫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自身的前后对比的感觉。这种快乐,是从未到过青藏高原、一辈子都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所体验不到的。”

4月23日,毕明霞和队友在北坳冰壁前合影留念

  下撤到安全地带 毕明霞回想当时才有些后怕

  昨天下午,毕明霞给记者发来一张16名登山队员的合影,合影地点就是位于珠峰海拔6900米的北坳冰壁前,合影时间是4月23日。在25日地震发生后,北坳冰壁发生的冰崩让15名在此拉练的队友曾一度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当时毕明霞因身体处于特殊时期请假而未曾历险,但她回想起当时的地震,事后才有些后怕。

  毕明霞说,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发生的时候,她在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的帐篷内休息。“当时我和队医在一起,就听见脚底下传来轰隆隆的闷响,地面开始晃动,晃动感非常强烈。”毕明霞后来说的一段话,让记者调侃她的反应慢半拍。“队医那时候大声喊‘地震了,赶紧跑!’我那时候还傻傻的坐在帐篷里,队医又喊了一声,我才跟着跑出来,当时根本就没反应过来。”连夜下撤到大本营后,到26日的下午,尼泊尔再次发生7.1级余震,让毕明霞再次深深体会到人在面对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是多么的渺小。“虽然大本营相对于前进营地更安全,但毕竟四周到处是高高耸立的山峰。余震发生的时候,山上确实有石头往下掉,很可能要被砸倒。如果冰崩、山崩规模更大,这里也会被摧毁。”随后,为本次攀登珠峰提供保障的圣山公司做出撤离大本营的决定。“一方面是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因为余震不断;另一方面就是国家体育总局发出通知,三天之内珠峰地区所有的攀登活动全部停止。还有就是我们原定的拉练行程还有两三天就结束,这样因为地震的关系就提前结束,回到日喀则进行休整。”毕明霞说。

随队摄影师--旺堆

  登山公司队员家遭震灾 毕明霞和队友捐款献爱心

  从4月6日,毕明霞和队友抵达拉萨的那一刻起,圣山公司的高山向导和高山协作就和大家在一起,彼此间早已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在经历了地震、雪崩和应急救援之后,大家的感情更浓得就像一家人。

  圣山公司的员工全部为藏族同胞,很多员工的家就位于地震灾区。随队摄影师旺堆,就是来自这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聂拉木县。旺堆1984年生人,从2004年起就开始担任高山协作、高山向导、高山摄像,曾先后4次抵达珠峰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并有一次成功登顶珠峰,拥有丰富的登山经验。在此次珠峰之行中,旺堆和队员们“打成一片”,作为一个随队摄影师,他用相机镜头捕捉下每一位队员的攀登脚步。听说地震把旺堆在聂拉木的房子震塌了,毕明霞就掏出1000元给旺堆,“钱虽然不多,但多少算是一点心意吧。”其他队员看到后,也纷纷为旺堆捐款帮助他重建新家。精通英语、汉语、藏语的旺堆,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一时间竟不会说话了,只是机械地说谢谢谢谢。

  毕明霞介绍说,其实这次从大本营下撤到日喀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圣山公司中参与本次活动的很多员工家中也在地震中受灾了。“高山向导、高山协作家中受灾了,谁能无动于衷?如果我们还强行留在山上,诚实的藏族同胞是断不肯抛弃我们私自下山的。但是我们怎么能视如无睹、安之若素呢?下撤到日喀则后,一方面我们可以休整,彻底安全,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回家看看。这也是全体队员和圣山公司的总经理次仁桑珠商议后的结果。”

抗震救援车队擦肩而过

  从4月12日踏入珠峰大本营的那一天到现在,已经十多天都没洗澡的毕明霞在抵达日喀则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个热水澡。26日下午7点多,队员们历经十余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日喀则神湖酒店,她的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毕明霞发来的照片,高原强烈的紫外线使她的面容色值明显加黑。当记者问道每次高山攀登都会给她带来近乎毁容的磨难是否后悔时,电话那边又传来毕明霞爽朗的笑声:“不会不会。其实你看看那些藏族同胞,那个不比我黑?可是我想他们的心却是通红通红的。在这里你黑一点,反而更被看作是民族团结的一个表现吧。”

  说着,毕明霞又讲到乘车返回时,与大量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抗震救援车队擦肩而过。所有车辆都载满了物资,一队队战士不苟言笑,行色匆匆,脸上写满了神圣与凝重,正在紧急奔赴灾区。“只有在这时,你才能感到我们祖国的强大!才能感到解放军的威力,才能感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睦。”毕明霞感慨地说。

初审编辑:张雪松
责任编辑:曹昱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