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关联”助项目审批“只跑一趟”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行“政府开放日”活动

2023-06-29 08:50: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臧旭杰

  大众网记者 臧旭杰 通讯员 吕艺伟 烟台报道

  6月21日下午,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府开放日”活动在烟台市政务服务中心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共15人,现场体验“一窗受理”窗口办事流程,观摩线上审批流程演示。座谈交流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马超介绍了部门主要工作,并与企业代表就全市土地、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建议展开深入恳谈。

  在“一窗受理”窗口,工作人员输入不动产单元代码后,用地预审和选址、土地储备和供应、税款征收等业务、档案和数据一应俱全展现。“我们通过‘多测合一’和‘一码关联’,实现相同的信息只填一次、相同的材料只交一次。得益于上述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测绘审批时限压缩幅度达到75%,测绘中介服务实现100%覆盖。”马超介绍说,我市已研发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并启动“新城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开发“智慧烟台”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并纳入国家级试点,全市域1.39万平方公里的地形地貌、中心城区1000平方公里的精细化三维模型实现全覆盖。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任昊鹏、郑玮等,就旧改项目村民回迁安置房具体审批流程、理工学院选址等问题,进行了即席发言,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讨论。针对市民关注的热点规划问题,马超表示,目前,我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已经国家审批通过,并组建烟台规划设计院,对市区两级的规划管理模式、规划审批权限、规划编制职责范围进行优化。牵头制定中心城区“12335”发展思路,完成“一轴一横三纵+港区环”的快速路网规划;邀请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团队先后开展滨海一线黄金设计营、齐鲁规划设计大师烟台行等一系列活动,与深度参与雄安新区规划的设计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完成芝罘湾战略提升及城市设计国际征集工作,成为我市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规划编研项目。

  着眼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实施“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对列入国家、省“大盘子”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指标进行保障;允许符合拿地条件、急需开工的重点项目,采取预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方式保障用地。推行用地审批清单制度,实现流程再造、审批前置,让政府代替“企业跑”。社会投资类土地出让前结合“多规合一”要求,形成“一张清单”,将原来由用地单位在开工前到相关部门办理的各项审查审批手续前置至供地之前由政府统一完成,在供地时一并交付用地单位。开展新型产业用地(MO)试点工作,从土地功能适度混合、土地出让价格优惠、突破传统工业用地控制指标限制等方面尝试制度创新;严格实行项目“双准入”制度和加强履约监管,防止新型产业用地的房地产化,确保通过较低价格取得的新型产业用地真正用于新型产业发展。在自贸区烟台片区实施新型产业标准地(M0)试点,填补国内新型产业用地发展的政策空白,并在全市重点区域工业用地全面实行“标准地”出让。

初审编辑:周仙萌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