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猛下药” 日本经济“慢复苏”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2013-07-24 13:29:00
原标题:量化宽松“猛下药” 日本经济“慢复苏” 闫海防
日本央行最近对经济形势作出新的判断,认为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阶段,这是两年多来日本央行首次使用“复苏”一词,反映日本央行对经济形势的乐观看法。此前,日本政府主管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内阁府也发表了近似的判断,他们依据部分经济指数上升的调查结果,认为经济形势“正在进入复苏轨道”。日本民间研究机构和相关媒体近来也公布了一些最新统计数据,均显示日本经济开始悄然复苏。
各方分析认为,经济衰退在去年四季度触底,今年一季度反弹,一季度经济增长同比达4.1%,表明经济回升步伐较快。当前经济形势好转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口稳步增长。原本国际经济萧条,不利于日本的出口,但日本凭借官方授意下的日元贬值政策,出口迅速回升,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的出口增长很快。二是大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据日本有关机构调查,绝大多数上市企业盈利增加,库存下降,开工率充足。三是个人消费趋好。近来,住宅、汽车、高档消费品的销售十分旺盛。四是股市动荡后趋于平稳。目前东京平均股价已经恢复到动荡前的水平。
日本经济周期性衰退一般经过一段调整后会自动进入复苏期,但此次经济回升却带有明显的政策拉动色彩。安倍内阁成立后,很快更换了央行总裁,迫使日本央行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无限制地扩大基础货币量。同时,日本政府不顾财政吃紧、债台高筑的窘境,连续推出一系列以公共投资为主和减税、补贴政策为辅的措施,试图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超宽松的金融政策使日本经济短期内出现奇迹。但是,这服“猛药”的副作用却像乌云一样飘浮在日本经济上空,随时可能给蒸蒸日上的日本经济浇上一场大雨。
由于此轮周期性复苏缺乏“自主复苏”的动力,因此企业调整尚不到位,很多企业是在突然而至的大好形势下仓促上马,不得不加紧抛库存,提高开工率。所以时至今日,企业还顾不上扩大投资而是继续调整,更谈不上提高职工工资。特别是占企业总数97%的中小企业迄今在调整中拼命挣扎,这就很难形成民间投资主导的良性增长局面。
在职工工资原地踏步,居民收入增长无望的同时,日元贬值却造成进口物价飞涨。近几个月来,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粮油、果蔬、海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升,民用水、电、煤气等公共价格也在上涨。这种低收入情况下的价格上涨持续下去必将打压个人消费,使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日本经济运行更大的风险是政府债务危机和国债市场的动荡。日本央行以大量购入国债的方式扩大货币投放量,结果使国债市场迅速萎缩、交易清淡,国债价格在动荡中不断下跌,长期国债利率上升,加重了政府的利率负担。目前,国际金融人士十分关注日本的债市风险,担心国债市场发生大面积“滑坡”,进而引发日本公共债务陷入危机,并使日本成为第二个希腊。
日本央行在最近一次政策委员会会议上决定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直至通胀率达到2%,同时密切关注国债市场情况,稳定债市,日本政府也表示要减少经济政策的副作用。但是,此轮日本经济复苏中泡沫成分太多,人为的“忽悠”也太多,安倍内阁为了选举以大量的承诺取悦日本民众,一旦这些承诺不能兑现,经济增长就可能中途夭折。
责任编辑:许堂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