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孙立峰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6-05-31 10:38:00   作者:

孙立峰照顾患者

  孙立峰,男,1983年7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疗系,现任莱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同时兼任烟台市医学会危重症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毒理学会中毒救治专业委员以及潍坊医学院和滨州医学院兼职教授等职务。

  作为一线医务人员,孙立峰同志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思想,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实现着自身价值。作为莱州市重症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孙立峰同志带领科室人员勇于攻关,危急重症抢救水平走在省内同级医院前列,被确定为烟台市重点学科,是莱州市医疗卫生系统历年的先进科室、诚信科室和群众满意科室,荣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状,其本人三次荣获莱州市委市政府嘉奖,多次被评为服务明星、服务标兵、优秀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莱州市技术精湛医师,莱州市卫生系统工作者、滨州医学院教学先进个人、烟台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治病救人实现人生价值

  医生这个事业,选择了,就要一生笃志立行。患者把生命交给你,就要对生命负责。生命是有限的,活,要活得有价值。孙立峰同志从医33年来,始终牢记“患者就是医生的生命”这一宗旨,认真履行医生职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学习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并且运用于医疗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受到领导、同事和患者信赖。重症医学科危重急症患者比较多,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孙立峰同志经常连续几天守在监护室观察病人,决不因一时疏忽耽误对患者的救治。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已经挽救了1多万名患者生命。

  “非典”过后,孙立峰同志先后担任莱州市手足口病重症患者救治专家组组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救治专家组组长、甲型流感救治专家组组长、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救治专家组组长。这些疾病不但发病凶险,还有很高的人传染人风险。孙立峰同志把自己的安危放在身后,每次新发传染病流行期间,或者有确诊病例时,他都能亲临病床前,细心检查病情,研究制定救治方案,并随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在病因、治疗、重症抢救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圆满完成了新发传染病综合救治任务。在治病救人过程中,他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009年冬春季节正是甲型流感流行之际,孙立峰同志担任莱州市甲型流感救治专家组组长,他带头制定重症救治方案,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会诊、病例讨论、参加学术交流,带领ICU医护人员全力参与患者抢救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繁重蔓延。整个甲型流感流行期间,孙立峰同志连续50天没有休班,关键时期连续十多天吃住都在医院,甚至家里老人过生日、奶奶去世以及妻妹、兄弟因车祸住院,都没能回去探望和照顾。2016年春季,孙立峰收治了一例不明原因发热、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病人,经过反复询问病史、查体、监测,怀疑为禽流感,在第一时间内按程序进行了上报。山东省和烟台市卫生计生委领导、专家组连夜赶赴莱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指导,莱州市卫生计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医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全部进驻救治现场。孙立峰同志全程主持并参与了病人诊断、救治、防护隔离等处理措施,应急处置及医疗救治措施得到省市专家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专家组撤离后,孙立峰同志又主持成立了专职特护救治小组,经过20多天艰难拉锯,终于挽救了患者生命。高致病性人感染H7N9病例报道以来,很难有确诊病例救治成功,作为一个县级医院和县级急救专家,能够做到这一点,靠的不仅是精湛的技术,更需要对患者生命的高度负责,孙立峰同志做到了!

  业精于勤苦练只为救人

  孙立峰同志深知一名临床医生成长,需要终身吃苦奉献。“热爱生命”是一个医者应有的态度,只有在行医过程中从用手到用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德和医术,才能在挽救患者生命和促使患者康复过程中获得最大幸福。

  孙立峰同志诊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时,在国内首次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染证据。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流行病学溯源调查成果,联合山东省传染病医院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共同撰写了题为《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Through Blood Contact》的科研论文,被国外《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杂志采用发表,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工作之余,孙立峰同志还在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篇、著作3部,发明国家专利2个,其中2个科研项目通过烟台市科技局鉴定,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从2001年开始,孙立峰同志主持负责组建莱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并与烟台120指挥中心联网,完善了“三位一体”急救模式,急救水平走在了同级医院前列。从2010年起,孙立峰同志支持开展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目标检测项目,通过强化气道管理、振动排痰等措施,使肺内感染率由26.8‰降为20.1‰。在莱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发展过程中,孙立峰同志又先后引进开展经口鼻气管插管、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无创(有创)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压监测、肠内肠外营养、床边血气生化监测、床边X光机应用以及床旁血滤等先进技术,切实提高了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愈后生命生活质量。尤其是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救治方面,孙立峰同志率先采用了机械通气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采用的序贯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提高了患者生存率,抢救产后DIC成功率达到100%,采用早插管机械通气抢救中间综合征死亡率由20%降为2%。十几年来孙立峰同志先后与心外科密切协作,救治急性肺栓塞患者71例,成功率达到 94 %,其中23例急性肺栓塞体外循环下取栓成功,无论是救治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工作中,孙立峰同志始终秉承“坚持平等、张扬活力和追求科学”原则,正是靠着这三点,他打造了一支“团结和谐、无私奉献、技术过硬”的急救队伍,畅通了急救绿色通道,捍卫了患者生命尊严。

  用行动诠释德行操守

  孙立峰同志为人正直善良,作风正派,遵章守纪,表里如一,时时处处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在临床诊疗方面,全力为患者着想,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以最低的治理成本获取了最佳的治疗效果。

  1996年一天凌晨,莱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接受了一名因家务事服毒的危重病人,孙立峰同志二话不说,接到电话一直在病房忙到凌晨四时左右,直到患者脱离危险回到座位上时,他才发现兜里有1000元现金。这是孙立峰同志从医以来第一次面对“红包”考验,面对巨额现金,他虽然有过犹豫,但还是毅然决然地将患者的红包缴到了住院押金账户。很多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孙立峰同志抵住第一次“红包”考验后,把“身外之物”看的更淡,截至到现在,他已经拒收红包数万元,赢来的是锦旗和表扬信堆满了房间,这是多少红包都换不来的患者口碑。

  “心怀患者,爱在病人”,不是口号,也不是标语,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在这一点上,孙立峰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力争精益求精,力求万无一失,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减少病人痛苦,最大程度分担病人家属忧愁。他的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虽然家离医院很远,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即使是深更半夜,只要电话一响,他马上赶到,从不耽搁。在救治过程上,他坚持做到对每一位患者全程跟踪;在救治情感上,他始终做到病患无情,医护有情,用亲人般的交流祛除患者的顾虑,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救治病人上,他始终做到患者面前一律平等,不论患者地位高低,都能一视同仁。莱州市虎头崖镇一位高龄产妇喜得贵子,却因产后大出血并发“DIC”生命垂危转入急救中心,新鲜的血浆缓慢地流入产妇体内,嗡嗡的呼吸机维系着产妇生命,当医生同病人家属交待病情时,患者丈夫失声痛哭:“我没有钱啊,你们救救我的爱人!我当牛做马也原意啊!”。救死扶伤的天职告诉孙立峰:患者即使身无分文也不能放弃!救命要紧!于是他一面安慰家属,请家属放心,医院会尽全力救治;一方面继续完善医疗救治方案,同时向医院领导汇报患者情况。在住院二十多天里,他发动科室人员爱心援助、捐钱捐物,帮助患者渡过经济难关;患者康复出院家庭回访时,他发现患者家中仅有2000斤红薯,于是建议医院领导免除了2万多元的医疗费用。这样的事例以及“三无病人”每年有十多例,都在孙立峰带领的团队下康复出院。

  三十年来,孙立峰同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了医疗工作中,家务事全都压在了爱人一个人身,把对家人的愧疚全部转化为了对患者的负责,以行动实践了“从医一天就要对得起我的每一位病人”的精神底色。

  获奖情况

  科室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他本人连续获得院服务明星、标兵、优秀科主任奖励,优秀共产党员,三次受到市政府嘉奖,多次获得莱州市、烟台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莱州市技术精湛医师、莱州市五一劳动奖、滨洲医学院教学先进个人奖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