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专题 > 聚焦福山 > 文明福山区 > 行动成果

福山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保障和谐稳定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2-02-07 17:56: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针对机动车辆日益走进千家万户,农村群众办理车管业务交通不方便、耗费时间长的突出问题,福山区公安交警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新搭建了“流动车管所”崭新平台,打造“村头的交警队”。利用依维柯警车内部宽敞、功能齐备的优势,在车厢前部设置信息采集区,合理设计内部构造,定置配备高端数码相机和多功能光源,实现居民身份证、驾驶证照片信息的一站式采集。车厢后部为业务受理区,结合基层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最直接需求,分别设立了车管业务、驾管业务、违法处理、保险代理、业务收费5个窗口,农民朋友走出家门即可办理摩托车、农用车的理论考试、挂牌业务,补换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查询、处理违章违法行为等18项车驾管业务,十分方便快捷。另外,在车厢顶部安装LED显示屏、播音喇叭,在车厢内部安装液晶电视,便于时时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开展警示教育和提供温馨提示,促使流动车管所的服务更加人性化。仅今年前两个月,“流动车管所” 已深入4处乡镇、113个村居,为260余农户办理各类车驾管业务700余项。

 

    为有效解决城区部分地段人员流动密集、行业场所治安复杂、警务室难以全覆盖的现状,该区按照“警务前移、警力下沉”的工作思路,自行设计和研发了集报警求助、巡查堵控、信息采集、管理服务等8项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实战型“流动警务室”,打造“家门口的派出所”。该“流动警务室”内部,既配有视频监控、警报器、搜索灯、喊话器、防刺服、单警装备等常用警械,还装载了车载电脑、打印机、二代证识别仪、空调、微波炉、饮水机等便民利民配套设施,并在车尾安装有LED电子显示屏,以便宣传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还分别为每台“流动警务室”配备了专门的笔记本电脑,利用无线系统接入公安网络,不仅可以随时登陆公安网进行实时警务信息的传输和查询,还可以将移动视频同步回传,实现远程警务咨询,有力提高了“流动警务室”的生命力和活力。目前,已在中心区治安重点部位、重点领域投放“流动警务室”2台,计划今年再增配第三代“流动警务室”10台左右,最大限度延伸警务工作触角,实现服务居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效果的最大化。

 

    综治联动区构筑农村和谐稳定“防火墙”

 

    近年来,福山区以建设“平安福山”主题,以农村基层综治建设为重点,探索实施了以“经费联筹、技防联建、矛盾联调、平安联创”为特征的综治联动区模式,打造稳定和谐的农村环境。

 

    实行综治平台联筹联建,高标准提升综治环境。福山区回里镇旺远片7个村由于经济原因,一直没有充裕的资金投入到村里的治安防控等基层基础建设中,村民对改善治安状况的要求日益强烈。2009年初,回里镇政府采取镇里补贴、村企集资的模式,依托警务室,在旺远于村建立了高标准的综治联动区。投资25万元,安装了60余个监控摄像头,组建了联动工作小组和联防工作队。在上空,视频探头对辖区7个村及旺远工业园区的重点部位、主要路口进行全天候监控;在地上,16名联防队员分3班24小时进行巡逻,发现案情及时处置,发现矛盾及时化解。联动区建立后,群众的心安稳多了,邻里矛盾也减少了。建立社会矛盾联排联调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群众“闹心事”。矛盾联调是综治联动区的一大亮点。联动区范围内,相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区域内各项综治工作。对辖区内涉及多部门的问题,协调相关单位及人员共同参与、配合联动,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方式调解农村社会矛盾,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实行社会治安联防联控,加大打击预防犯罪力度。联防联控是综治联动区的一大特征。各村居单位企业之间统筹协调,民警、保安队员、综治主任配合联动,老党员老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献言献策,克服了涉稳部门各自为战的弊端,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构建起了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福山区通过实施综治联动区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治安联管、矛盾联调,提升了资源整合度,提高了办事效率,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警力不足、治安防控不强、民调组织不力等难题,构建出多方参与、共促平安、共享平安的大综治大调解格局,切实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据统计,截至目前,福山区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建成综治联动区8处,安装摄像头280余个,覆盖各镇街、100多个村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综治联动区开始运作以来,管辖范围内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平均下降了5%,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570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8%。

 

 


 

达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