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致敬三部曲”之三
庄严宣告,开启新中国奋斗建设的70载;改革春雨,滋润追梦者开拓进取40余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音乐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忠实而诗意地参与并记录着历史、抒发着情感、讴歌着时代。
本版特选登那些耳熟能详的时代之歌背后的故事,展现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不懈努力,以飨读者。
《乡恋》:明天就要来临
20世纪70年代,中国歌曲创作演唱模式单一,多以响亮为美,“异类”《乡恋》的出现引发文艺界旷日持久的讨论,而广大群众对《乡恋》表现出一致的喜爱。后来,这首歌曲被媒体视为歌声里的“改革信号”。
1979年12月21日,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已经五易其稿,仍不理想。第二天早晨,有人把词作家马靖华写好的歌词送到作曲家张丕基的家里,这一稿把歌名由《思乡曲》改成了《乡恋》,张丕基越看越有感觉,半个多小时之后完成了曲子。
为了让歌曲更有时尚感,《乡恋》运用了架子鼓、电吉他、电子琴等乐器,且节奏富于变化,旋律充满温情,李谷一的演唱轻声细语、娓娓道来,一改过去高亢嘹亮的单一演唱方式,引发巨大反响。
正是由于歌曲在创作、演唱上的突破,《乡恋》曾遭受批判,但是也为当时的文艺界吹来了新风。正如歌词所写的,“明天就要来临”,文艺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正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那样不可阻挡。1983年,《乡恋》登上央视春晚,红遍大江南北。
《春天的故事》: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在深圳等地设置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最早创立的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亲自开辟的试验地之一,肩负着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先行一步”的历史重任。
《春天的故事》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1992年,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了解到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便只身来到深圳,在一家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了一份工作。其间,蒋开儒与王佑贵、叶旭全共同创作了《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新画卷,这首歌也红遍大江南北。“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像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建设工厂。歌厅里每天都会播放《春天的故事》,我现在还记得歌中的每一句歌词。”深圳第一代建设者汪大侃说。
《走进新时代》: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走进新时代》原名《中国有幸》,是为庆祝党的十五大召开而创作的。《走进新时代》歌词致敬了《东方红》《春天的故事》,巧妙地把历史与当下相联系,这首歌也成为当时具有标志性的作品。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便是词作者蒋开儒在1997年目睹改革开放成就后有感而发,写在日记里的话,后来变成了歌词。作曲家印青为这段词创作了两版曲子,一版很雄壮,有进行曲的感觉,另一版则更具流行感。观众耳熟能详的《走进新时代》,就是“流行版”。
演唱者张也是听着、唱着《东方红》长大的,对老一辈领导人带领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的那种扬眉吐气的豪情异常熟悉,同时也对“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欢快心情感同身受。因此拿到这首歌时,她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唱好。至今,《走进新时代》成为广泛传唱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天路》: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美国旅行家保罗-索鲁曾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他的判断被中国人打破了,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这条全线长1956公里的“天路”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世界高原冻土铁路的最高时速……
一条承载着奇迹与希望的“天路”连通祖国边疆,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幸福与边疆同胞共享。正如屈塬作词、印青作曲、韩红演唱的歌曲《天路》中所唱的那样:“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藏族音乐个性突出,但作曲家并未直接照搬、套用藏族民歌旋律,而是将骨干音调的高低长短重新排列组合,既保持浓郁的西藏特色,又使人听上去新颖别致。乐句之间重复音的运用以及句头句尾、起音落音的安排,无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与巧思。就拿“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一句来说,前半句拉开与藏谣的距离,后半句又不露痕迹地“叶落归根”,艺术处理耐人寻味。
《东方之珠》: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七子之歌-澳门》: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自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正式实施。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顺利回归中国。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由罗大佑作词、作曲的《东方之珠》的歌词既充满浪漫色彩,又饱含悲悯情怀。1997年7月1日晚,香港数百万群众跟着电视同唱《东方之珠》,让这首歌蜚声海内外,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也得到进一步升华。
与《东方之珠》的含蓄内敛相比,诗人闻一多所作的《七子之歌》更加直抒胸臆、情感浓烈,把香港、澳门等比作离开母亲的孩子,盼望着回家。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于是就邀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编曲,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于是,便有了这首被大家喜爱的《七子之歌-澳门》。
从《东方之珠》到《七子之歌-澳门》,一代代词曲作者谱写相同的故土情怀和民族情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区域合作、共拓海外市场,走上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
《亚洲雄风》: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
《北京欢迎你》: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
1990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次盛会。2008年,恰逢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国风范承办了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好检阅,让世界充分领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精彩华章。
1990年9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全场观众激昂高歌《亚洲雄风》的壮观场面留在海内外人民的记忆中。《亚洲雄风》由张藜作词、徐沛东作曲,雄壮的歌声和中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勇夺奖牌的豪情,提振了国人士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2008年,就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奥组委推出的一首由林夕作词、小柯谱曲、100名演唱者共同演绎的奥运主题歌《北京欢迎你》,一经推出就引发热潮,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如今,《亚洲雄风》和《北京欢迎你》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歌曲范畴,成为时代的“代言者”。如果说《亚洲雄风》表达的是奋发雄起、昂扬向上的斗志,那么《北京欢迎你》表达的则是开放拥抱、包罗万千的姿态。这两首歌从最初的坚定、慷慨到愈发内敛、沉稳,这就是中国的沧桑巨变。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罗群、胡克非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