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剧场,从哪些细节做起

2019-03-09 11:17:00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吴越

  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出戏、欣赏一台舞蹈节目……在上海,越来越多的人用丰富的演出点缀着城市生活,而那些分布在城市各处、各具特色的剧场正是人们接触艺术、欣赏艺术的重要文化空间。

  要打造一个深入人心的优秀剧场并不是件容易事。从剧场硬件设施的配置到演出剧目的引进和安排,再到演出前后的人性化服务,无不考验着剧场运营智慧和精细化管理。

  在建设“亚洲演艺之都”的大背景下,对标国际一流剧场,上海有哪些方面可以借鉴?剧场作为城市文化空间服务于市民、游客,还可以从哪些细节入手?

  解放周一:在上海致力于建设亚洲演艺之都的当下,应该如何定义“一流剧场”?

  陈圣来(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这些年上海陆续建了很多规模不一、各具特色的剧场,还有不少剧场正在建设中,应该说,在文化硬件设施上迎来了一个“大丰收”。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不过,要让剧场真正发挥“城市会客厅”作用,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并且达到一流水准,我认为要回答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谁来演”。据我了解,现在有些城市剧场造得非常漂亮,但是演出很少,沦为了以开会为主的“会议中心”。这说明剧场和剧团的关系是割离的,剧场像是单纯的场地提供方,是一个物理空间。而在许多国家,剧场和剧团“场团合一”,驻场团队每年有义务为场馆演出季贡献力量,演出场次要达到一定数量,以此解决“谁来演”的问题。比方说悉尼交响乐团每年要为悉尼歌剧院音乐厅提供100场左右的演出,占到音乐厅年演出总场次的二分之一。

  上海是京昆越沪剧的重镇,但来上海的游客想观赏这些剧种却很少能恰逢其时,往往百寻而不得。但在东京,他们的歌舞伎却是旅游必备项目,每天有演出,观众可选择看全场或其中一折。

  其次是“谁来看”。按照人口比例来说,我们现在的剧场数量不嫌多,但现实情况是有些座位还空着,走进剧场的人仍不够多。在演艺市场相对成熟的地方,比如德国,固定观看歌剧的人口数量占到了整个人口的8%,达到百万量级。这么高的文化接纳程度和文化欣赏能力,背后离不开系统而持久的观众培养,这种培养往往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剧场应该要有意识。很多“海归”跟我说,学生时代看演出都是买剧场的学生票或站票,便宜,看得起。国外剧场已经形成了规范制度,提供一定比例的低价票,降低高雅艺术的门槛。

  第三是“谁来管”。剧场管理需要“专业人做专业事”,比方说在澳大利亚珀斯,剧场管理人员都毕业于演艺学院的文化管理、剧场管理专业,经过专门的培训。在专业团队的运作下,剧场在控制演出成本、营销推广以及完善服务管理方面都会更加科学、有效。

  解放周一:去年上海举办的“2018世界剧院运营及发展高层论坛”上,世界知名剧院管理者们提出,剧院与城市生活、城市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应该加强演艺文化与城市的融合度。上海在这方面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探索?

  徐清泉(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有些剧场由于维护及场租成本偏高、空间功能单一而造成利用率低下,存在一定的生存困境。但在一些地方,剧场活用空间,通过与“文、商、旅”结合,票房对其他消费样式有着很强的拉动作用。比如在美国百老汇,1美元的票房收入能够带动3美元的附加消费和4.3美元的经济价值。对上海而言,当前应该加强对场馆功能的多元化拓展,促进演艺行业与城市生活更加融合。比方说,在场馆内部附加餐饮、购物、住宿、网络直播、知识分享等模式,让人们在剧场拥有观赏演出之外的更多体验,逗留的时间更长,从而让“走进剧场”成为更多人的“城市生活日常”。

  城市演艺氛围的营造也不能仅仅靠剧场内部的广告和宣传。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演艺信息会被广泛投放,无论是在机场、码头、车站、酒店,还是在户外广告和网络平台,都能看到最新的剧场演出信息。上海也可以借鉴相关做法,同时增加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演艺资讯播报量,力图做到资讯全覆盖。

  此外,对于剧场集中的区域,应该进行演艺特色街区氛围营造。比如,借助文化与旅游机构结合的便利,积极促进“演艺+旅游”的业态融合,在上海重点建设的8个演艺集居区创新型演艺样式,开设具有上海特色的演艺体验旅游线路。

  儿童入场有限制具体实施待加强

  不久前,市民林小姐去上海大剧院看了一场四重奏音乐会。演出上下半场之间的中场休息,本该是放松、休闲、交谈的时间,但林小姐却“没的闲”,直奔工作人员而去。原来,坐在她前排的一对母子在演出时从包里掏出了零食,一边吃一边发出声响。由于孩子年纪小、坐不住,演出过程中还频频站起来,遮挡了后排观众的视线。林小姐无奈地向工作人员询问邻近是否有空座位,“下半场想要换个清净”。

  同场的王先生夫妇也向工作人员反映了一个问题:他们旁边的座位其实没有人坐,但一位妈妈看到之后便带着儿子一同“挤”到了这个视线更好的位子。一个人的座位两个人“挤”,孩子并不舒服,连连问妈妈“什么时候结束”。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刻前往劝阻那位家长带着孩子回归原座,王先生夫妇才松了口气。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类似的不文明行为,只要他看到了就会及时劝阻,但有时人手不够,管不过来——比如当天,整个二层区域,只有他一个人负责。随后,当王先生问及剧场是否有关于儿童观演的限制时,工作人员虽然作出了肯定回答,同时也面露难色。

  近年来,网络上对于公众场合“熊孩子”的“声讨”引发了许多关注,剧场也是其中讨论最为热烈的场合之一。很多网友认为,“熊孩子”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家长不够注意、缺乏管教,另一方面,剧场也应该负起责任,营造更文明的观演环境。

  事实上,早在2014年,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上海市剧场管理标准》和《上海市剧场服务标准》就已经遵循国际惯例,提出:除专业儿童剧场、儿童专场和杂技演出外,1米以下儿童不得入场,1米以上的儿童需要持票入场,服务人员要协助家长使入场儿童安静观演。上海各类专业剧场门票背后,也都在“观众须知”栏目中标注了这条注意事项。但目前看来,这条标准的具体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平均两三天就要看一场演出的“观剧达人”方女士告诉记者,根据她的观察,很多剧场在入场时并没有对儿童身高特别在意,有时明显年龄很小的孩子也会跟着家长进场。但有一次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她目睹了工作人员的“坚持”——工作人员将一名带着两位儿童、其中一位不到1米的观众拦下,并说明观演要求。尽管这名观众一开始情绪激动,但经过解释和劝说,最终选择遵守规则,带孩子一同坐在场外观看液晶电视上播放的演出实录。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陈圣来认为,主动买票来剧场的人本质上都是想欣赏艺术,只是有时候对具体的剧场礼仪、规则不够清楚,剧场方面应该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更多人有所了解。而在演出过程中维持秩序的时候,也应当注重方式方法。“剧场和观众不应该是简单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陈圣来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