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究竟是“看”还是“听”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黄玮 2017-04-01 15:20:00
“看”还是“听”,在“歌剧”之前究竟加上哪个动词,更接近这一艺术形式的内在属性,更贴近不同时代人们的欣赏心理?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指挥家张国勇,近日在一场名为“看歌剧还是听歌剧”的艺术讲座上,为听众们解析潜藏于“看”与“听”之间的奥妙,指点如何接近歌剧的路径。
为“壮丽奢华”化了淡妆
“看”还是“听”,在“歌剧”之前究竟加上哪个动词,更接近这一艺术形式的内在属性,更贴近不同时代人们的欣赏心理?
这或许不是个问题。沉浸于歌剧的世界里,演员的歌唱和乐队的演奏可以听;舞台上的表演、舞美、道具等等可以看,两者相得益彰。
转念,这确乎是一个问题。走进歌剧院,欣赏者更多的是把眼睛还是耳朵献给一场演出,关乎“歌”与“剧”怎样配合的根本性问题,这涉及到歌剧的起源、本质与发展理念。
因此,张国勇对这一话题的阐释,正是由歌剧的概念开始的。“歌剧是一门有400多年历史的艺术,集音乐、戏剧、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态为一体,被称为舞台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歌剧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力。英国作家约翰-伊夫林在《歌剧手记》里将其概括为“人类发明的一种最为壮丽奢华的娱乐”。在此意义上,人们走进剧院欣赏一部大制作歌剧,往往意味着一场视听盛宴。
而以简约为特征的音乐会版歌剧的流行,则如同为歌剧的“壮丽奢华”化了淡妆。张国勇介绍说:“歌剧演出有三种版本,舞台版歌剧一般有华丽的舞台和精美的制作,反映了歌剧高度的艺术综合性,但制作费用高昂。音乐会版歌剧在保留剧情和音乐的基础上,对繁复的舞美布景和道具进行删减,歌唱家也不穿戏服进行演唱,降低了歌剧的制作成本。还有一种半舞台版歌剧是介于两者之间。上海歌剧院4月初即将上演的歌剧《乡村骑士》与《丑角》,采用的就是音乐会版歌剧形式。”
音乐会版歌剧作为一种低成本、低票价的歌剧传播与推介形式,已让今天的歌剧艺术家们洞悉了个中的妙处:“剥离了歌剧中戏剧性的表演与繁华的舞美,让观众回到音乐本身。”而站在观众的立场,则可以用一个比喻说明它的作用:假如说歌剧是欧洲艺术的古堡,那么,音乐会版歌剧称得上是为观众精心绘制的艺术古堡地图。如此按图索骥,观众欣赏歌剧时不至于“迷失在戏剧性的表演、激烈的矛盾冲突、华美的舞台里”,而是“对音乐保有完整而全面的把握和品味”。
歌剧遍布于生活
歌剧的三种舞台形式各具特色,对其如何选择也有学问。一般而言,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视觉印象的歌剧,适合用舞台版来全面呈现;主要人物关系简单、剧情故事耳熟能详的歌剧,适合用音乐会版或半舞台版来纯粹演绎。
张国勇进一步解读说:“《乡村骑士》《丑角》分别是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和莱翁卡瓦洛的代表剧目,是十九世纪末欧洲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两部作品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意大利乡村里的现实生活。”
《乡村骑士》和《丑角》通常被喻为“歌剧双胞胎”,常相伴相行于世界各地的舞台之上。其中,《乡村骑士》这一歌剧史上非常经典的独幕歌剧,演绎的是退伍士兵图里杜婚后与前女友藕断丝连终酿悲剧的故事。人们至今津津乐道的是,它的诞生同样富有戏剧性。当年,意大利米兰艺术学院悬赏征求独幕歌剧,面包师的儿子马斯卡尼闻讯而动,短短8天即挥就了这部《乡村骑士》,在独幕歌剧比赛中一举击败歌剧巨匠普契尼,拔得头筹。
对这部传世经典歌剧,上海观众或许不甚熟悉,却可能对从时光深处传来的这部歌剧中的旋律不乏记忆。它在各种音乐会和名曲集锦中郑重亮相,也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动人流转,比如电影《教父Ⅲ》《阳光灿烂的日子》,电视剧《和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等,都选用过《乡村骑士》的间奏曲。人们说,“它似乎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神奇感染力,总是能将你轻而易举地击倒”。
所以,不曾步入剧院,并不意味着不曾邂逅歌剧。正如主持人白岩松所阐释的:“歌剧不是剧院中的消费,而是遍布于生活。你可以不知道歌剧,但是谁没听过《婚礼进行曲》?谁又不喝酒呢?还有人不知道那段脍炙人口的《饮酒歌》吗?”
先听后看,循序渐进
当然,端坐于剧院里欣赏到的歌剧更为多元而丰富,能让人们在一个时空中领略多种艺术形态。那么,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一般认为,西方古典歌剧原本以音乐为主,观众走进剧场后,主要的欣赏形式是“听歌剧”。演出时歌剧演员通常不用扩音设备,音色是原汁原味的。而中国古语早就为我们揭示了关于声音的秘密:“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的声音才是最动听的,足以超越所有的乐器。
这也道出了歌剧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歌剧发展历史上,歌剧曾经一度成为演员炫耀嗓子的工具,有的作曲家根据演员的特点写歌,有的演员在演唱中随机加花腔以博得观众喝彩。在一些意大利语歌剧演出中存在这样的情形:一段美妙的咏叹调之后,观众鼓掌喝彩,演员鞠躬致意,兴起时干脆再唱一遍,将剧情的发展掷于一旁。
随着时代的发展,歌剧演出中的戏剧表演和舞台美术营造逐渐“壮大”,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与观众联袂以自己的审美与理念,造就并欣赏着歌剧的各个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的是,普契尼歌剧《阿依达》在现代演绎中,发展出一种斑斓而震撼的形式,被誉为最具实景效果的西方经典歌剧,有时还被别出心裁地搬至河岸、岛屿和体育场等室外场所进行演出。而张国勇提到的一个细节,却令人感慨:“《阿依达》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演出时,大为轰动。但演《阿依达》的演员和我说,当她唱完一段咏叹调,全场没什么掌声。当狮子出场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
形式上重彩浓墨的歌剧,具备了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美,自然不同凡响。但对缺乏欣赏经验的观众来说,恰恰容易演变为一种善意的“误导”。在亲身体验过“指挥亮相,台下没什么反应;大幕拉开,掌声响起”的指挥家张国勇看来,有时候一部歌剧抛开复杂华丽的形式,倒是可以“让人真正静下心来聆听音乐,感受到别样的美”。
张国勇建议听众可以先多听听音乐会版歌剧,当自己的耳朵能真正接受歌剧之后,再循序渐进。即对歌剧要“先听后看”。因为,音乐才是重要的,其余的是锦上添花。他认为,“对歌剧来说,听比看更重要”。
你的“懂”,就是你的想象
近年来,张国勇不仅忙碌于舞台上,也忙碌于讲台上,忙着普及歌剧知识。在各地的讲座中,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听不懂”。
于是,他常常以“说到交响音乐,很多人说听不懂,我也听不懂”作为开场白,以拉近讲者与听者彼此的距离。“音乐是很抽象的东西,音符本身不说任何故事。所谓的懂,都是音乐在人心里产生的共鸣。这种共鸣,是因人、因乐、因事、因地而不同的。比如,听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一百个人听到一百个田园。每个人的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对田园的理解不同,所感受到的音乐画面也就不一样。”
张国勇有一个观点:歌剧不求听懂。那么,求什么?他认为,“看一场歌剧之前,做功课非常重要,了解一下作曲家的背景、创作时的历史状况、创作时发生了什么故事、创作思路等等。比如说,柴可夫斯基创作第四交响曲的时候,和他未曾谋面的艺术资助人梅克夫人产生了柏拉图式的恋情,了解了这个背景,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这个作品那么伤感、那么优美。做好了功课再走进剧场,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别人听不到的东西。剧院里那些睡着的人,往往是事先没有做好功课的。不做功课的话,你怎么可能接近歌剧?”
欣赏歌剧之前,做功课进行预习十分必要。这是不少艺术家不约而同为大众接近歌剧指出的一个路径。歌唱家魏松曾建议说,“如果观众能了解作曲家的国籍、语言,了解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再去欣赏歌剧就会减少很多因陌生而产生的困惑。”例如,你先读了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剧本,再去听剧中那首著名的《饮酒歌》,便会听出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欢乐背后的东西。
懂不懂?怎么懂?似乎是与歌剧发展如影随形的问题。曾经,当音乐家亨德尔把意大利语歌剧搬到伦敦上演时,听不懂的英国绅士们很是懊恼,于是,有钱的听众竟随身带翻译通过同声传译来欣赏歌剧。如今,现代剧院已经有了字幕等方式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歌剧。而在艺术家眼中,这些其实并没有那么紧要,他们甚至主张,“有时观众可以不看字幕,不懂意大利语也没关系”。
张国勇的话或许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对于歌剧,“你的‘懂’,就是你的想象,你的体验。”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