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任志琴 2015-06-26 15:15:00
我看过指挥、器乐大师们的专著、教学和排练,他们讲的往往不是单纯的操作、音乐处理,而是抓住问题的要领,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语言精辟生动,易于理解记忆,能激发学习者的注意力,越听越来精神。即便是单纯的操作,也能从物理生理的角度说出他的道理。然而,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可遇而不可求。尤其业余器乐教育,更需要联系社会、人生,使学生透过器乐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品质,所谓学艺先学做人。因此,音乐担负着启蒙,开发智力、情商和人品的使命。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只有碰到这样的教育家才能更好地实现。
然而我国的音乐教育,功利观念十分严重,每年的音乐院招生,生源旺盛,虽然是个可喜现象,却使我感到无限惆怅。一些学生从小就学了器乐,只提高了手指的技能,缺少人文的滋养,养尊处优生活能力很差,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专业可以达到一些学校的要求,但文化课、音乐基础却十分差劲。我担心以后他们适应工作会很难。为了考学花费如此之高,最后找不到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浪费了大好青春。纵观全国各音乐院校,都存在重专业轻文化、轻基础的倾向。文化、音乐基础知识,西方教育界又称这一类知识为“知识核”。增厚基础才是实施人才教育的关键一环。音乐专业教师要打破狭隘的专业观念,没有文化学术的滋养,只能培养低级的匠人,不能培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的知识储备越丰富,在教学中就会信手拈来,不但教了技术,而且始终贯穿着人文教育的使命,教学效果肯定好,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奠定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以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1988年北大更是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十六字方针: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我想音乐专业院校若培养不了一流的演奏家、作曲家,就淡化专业分流培养,就多培养一些人文素质高音乐基础好的人才,业余音乐教育也要为提高国民素质做贡献,因为音乐教育始终承担着人文教育的使命。
社会上人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向来持续长久,世界各国皆如此,这说明音乐确实有着丰富人的内涵的功能。虽然家长们的需求是多样的,但他们大多并不以音乐专业为目的,而是为了训练注意力、毅力、探索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成功失败的喜悦与克服困难的决心。为了培养右脑的想象力、细微的感情、创造的激情,使音乐成为孩子终生的伴侣。因此音乐学习不是只学操作,更需要有触类旁通的功夫,通过乐谱、乐理、表演、释义、风格等,联系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甚至数学、物理、化学,使音乐成为开放的学科,不要就操作讲操作、就音乐讲音乐,而是生动比喻广泛联系,让学生学到的更多。
前些时看到《音乐周报》上的一篇关于香港大提琴家李垂谊的报道,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文章写道,李垂谊小时候对学习大提琴并没有兴趣,但父母和老师的影响让他觉得学大提琴就像学习数学、历史、科学一样自然。小垂谊对大提琴也没有特别的喜好,仅仅是和别的功课一样认真对待。进入哈佛后他也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想选择更安全的职业道路,于是他选了经济学。后来他的工作是许多人所羡慕的,直到有一天他听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有一段大提琴独奏,非常优美。李垂谊突然意识到音乐中有如此多的美和快乐,他决定把自己献身于缪斯女神,于是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组织了弦乐四重奏组,在世界各地巡演。要不是孩提时代的认真学习,他能跳槽到音乐行业吗?我想他学习经济学这样优秀,和学习音乐也不无关系。倘若学习半途而废,音乐可能就不会成为自己终身的伴侣,欣赏音乐也不会这样投入,引发了改行的决定。但是现在许多初中生放下学过多年的乐器,到大学毕业早把学会的乐器全忘掉,不再是音乐的发烧友,对音乐的知识也知之甚少。如今钢琴热已过去,今天的家长也是时候反思,如何理性地认识和选择学习音乐,因为现在的许多家长或许就是当年的琴童。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