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纪录片,还是电影形式的音乐?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詹湛 2015-06-26 15:03:00
一口气翻完这本《纪录何为:对大师与他们的作品的凝视》,觉得它精彩得可以。它聚焦于六位国际纪录影像大师,但其中涉及音乐题材的仅有弗兰克-谢佛尔一人,那也恰恰是我的关注点所在。
荷兰的纪录片历史源远流长,百余年来它已经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纪录片大国”。弗兰克-谢佛尔被认为是荷兰第四代纪录片代表人物之一。他1956年出生,就读于海牙自由大学艺术学院,之后进入荷兰电影学院学习,而日后建立起他主要声誉的,主要还是那些有关当代音乐的独特纪录片。
年轻时,先锋作曲家瓦雷兹的神秘声音激起了谢佛尔的好奇心与热忱——“那音乐像是自由穿梭在空间里的智慧载体”,却没想到后来竟坚持了二十多年制作关于音乐的电影。他1988年完成的第一部纪录片是关于作曲家凯奇和卡特的《时光即音乐》。人们本以为故事就此结束,然而他又跟踪拍摄记录了卡特25年,最终产出了《时间迷宫》(2004年),其中借用布鲁克林大桥隐喻了当代社会的瞬息交流,让人印象深刻。
1995年,德国作曲家斯托克豪森一次类似实验行为艺术的作品《直升机四重奏》在荷兰音乐节上首演,引起轰动。谢佛尔的影像不仅想帮助我们弄清音乐的初衷、演出过程,也保留下了复杂庞大的后勤工作花絮。在不计其数的排练过程,他留意着每一个可能忽略的细节:因为互相听不到对方,只能通过节拍器提供的参考来使音乐同步,所以阿蒂提四重奏组演奏出的多是颤音。可是,偏偏这与直升机旋转叶片的“噪音”混响得非常好,于是直升机听起来也像是一种乐器了,这意味着,飞行员无意间竟也成了乐手!斯托克豪森告诉谢佛尔,他这首四重奏的构思源自一个梦:在梦中,音乐家们可以飞。可以说,谢佛尔用镜头准确捕捉到了斯托克豪森的“儿时梦境”里那种惊人的诗意,这正是单纯唱片载体无法企及的。
其实,自从笔者第一次观看《直升机四重奏》,就能很清楚地觉察到谢佛尔是以一种很放松、新鲜的视角切入到大作曲家的工作里去的。2008年,在北京参与纪录片工作坊活动的学生表示(100多人每天进行着12小时以上的观片和谈片活动),谢佛尔的音乐纪录片与当下的趋势很不一样,不太有刻意的粗糙或真实感。它们是严谨的,但又与沉重的底层纪录片不同,可以“时不时地让我们透透气”。
谢佛尔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接触作曲家凯奇是通过朋友,之前竟对他一无所知。而对凯奇而言,这个要来拍纪录片的人竟然是一张白纸——无论是事先的构思,还是音乐理论的认识,都近于零。也多亏了如此,他俩最终合计出的想法才会那么有趣:每一个采访问题的内容(包括数学、爱因斯坦、死亡、歌剧、禅宗、罗纳德-里根等)以及回答的时间长短(六十秒以内)都是由一个易经电脑程序决定的。这种方式赋予了影片一种诙谐的气氛。评论家拉塞马诺说:“《从零开始》避免了任何的说教与先入为主的定义,谢佛尔最终完成的不是一部关于凯奇的电影,而是一部凯奇式的电影。”
在我看来,这种放松状态的源头是诚实。谢佛尔认为,纪录片导演是通过剪辑这一完全个人化的操作方式,制造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充其量也只是素材的导演”。他清楚自己不是音乐专业人士,却想要成为一个电影的“作曲家”。根据康定斯基的理论,导演也可以选择某段音乐的结构和特色,把它转换到电影的结构和风格里。既然同为艺术,作曲法又为什么不能适用于“作曲电影”呢?记得谢佛尔来中国时,曾对作曲家郭文景产生了兴趣,说他有着与马勒一样诚实的艺术品质:“马勒的音乐里没有丝毫的犹豫或掩盖,所以他最容易受伤害,也最让人同情。”
书里暗示我们,从诞生之初,电影语言和音乐语言之间就有一种不浅的联系,因为二者都是基于时间的艺术,在节奏、间距、记忆等方面,它们要解决颇为相似的问题。“只是作曲家这行比制片人的时间长了几百年哦。”谢佛尔笑眯眯地打趣。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