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歌剧为何难觅新精品?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李红艳 2015-03-15 10:35:00
“这两年,北京演出的外国歌剧比较多,不过我觉得还是民族歌剧更有观众基础,每次看都别有意味。”观众车帅说。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上演的首部中国原创歌剧,昨晚由湖北省歌舞剧院带来的“传家宝”《洪湖赤卫队》结束连续4天的演出,让观众们再度重温了一部艺术经典带来的激情与震撼。
客观讲,创排于1958年的《洪湖赤卫队》从舞美、灯光、服装等技术层面来说,已经有些落伍了,不过其音乐、唱腔、题材内涵以及表现形式上的艺术魅力却是经久不衰,直到今天依旧能够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剧院,聆听“洪湖水呀,浪呀浪打浪……”的经典之声。据大剧院统计,不仅是《洪湖赤卫队》,歌剧节随后将上演的《江姐》、《党的女儿》等民族歌剧经典之作也是票房飘红。
然而,老作品绽放新光彩的另一面,是当下中国原创歌剧新创剧目匮乏、精品佳作凤毛麟角的现状。
题材选择逐渐脱离时代
“这些年我国歌剧创作虽然风格、题材多样,但并未出现一部‘揭竿而起’的作品。”歌剧爱好者卜大炜说。据统计,我国现有原创歌剧100多部,数量不可谓少,不过真正叫得响、有影响力的作品却是屈指可数。从时间上距离观众比较近的应该是总政歌剧团1991年创排的《党的女儿》,而其至今已过去18年了。在新创剧目匮乏的情况下,近些年活跃在歌剧舞台上的中国歌剧,几乎全都是复排旧剧。
那么,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在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王祖皆看来,抛开社会外部原因,歌剧创作本身存在很多误区和不良倾向。他介绍,歌剧艺术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形式。从早期的歌舞剧、歌曲剧、板腔体歌剧,到后来的综合体模式、严肃大歌剧模式,再到近些年出现的小剧场歌剧、清唱剧以及融合了音乐剧手法的创作等,中国歌剧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创作手法更加具有融合性。不过,恰恰是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伴生出很多问题。
“如今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能引起人们心理和情感共鸣的题材越来越少了。”他举例说,《白毛女》——我国歌剧史上的里程碑,之所以能够经久流传,便在于它的贴近性和大众化。1945年1月至4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了这部歌剧,于1945年4月首演于延安。《白毛女》是根据晋察冀边区河北民间“白毛仙姑”的传奇故事为创作蓝本,这一内容于观众而言具有天然的心理上的亲近感,因此更易被接受并引发共鸣。“这之后,《红珊瑚》、《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姐》等歌剧作品,莫不是延续着这一路子。”
西方音乐取代中国旋律
音乐好听与否,直接决定了一部歌剧能否抓住观众。著名歌剧理论家居其宏曾说:“现在的作曲家写不出动人的旋律。这是所谓学院派人的通病,他们在技术上通常很好,却没有一条光辉灿烂、能打动人的旋律。在这一点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曲家做得很好,他们往往能写到人们的心里去,有能打动你的东西,而这才是歌剧的灵魂。”
仍以《白毛女》为例,其在歌剧音乐民族化上进行的开拓式尝试至今为人乐道。《白毛女》音乐主要是以陕西、山西、河北一带的民间戏曲为基调,又吸收了众多民歌音乐素材创作而成,这些音乐素材都是当时的解放区民众耳熟能详的。《白毛女》之后涌现的诸多优秀民族歌剧,无不是在音乐创作上牢牢抓住了观众耳朵:《洪湖赤卫队》的音乐采用具有浓郁湖北地方风格的荆州天沔花鼓和民间流传的小调为素材;《刘三姐》汲取了广西地方戏曲“彩调剧”、广西民歌、民乐的营养。应该说,这些作品在音乐创作上吸收了民族、民间音乐的营养,形成了独特而贴近大众的艺术风格。
“无论是什么风格、题材的歌剧作品,于观众而言首先的诉求是好听、富于歌唱性。如果观众听不进去,即使他们的眼睛看着再好的唱词,也无法入心。”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说。
让歌剧评论家邵奇青感到遗憾的是,与老一辈作曲家、歌剧创作者相比,如今许多作曲家似乎已经懒于下民间采风,有些人在创作时甚至只是把从西方学来的带有实验探索性的音乐符号,像做几何题一样地拼凑起来,以示“渊博”。他的一位朋友第一次在上海大剧院看歌剧《赌命》,中场休息时就走了,只留下一句话:“剧中的中国人怎么唱起来都是洋不洋、腔不腔的呢?”
其实现今也有很多作曲家在尝试借鉴民族、民间音乐,只不过限于隔靴搔痒的境地。郭文景的歌剧《夜宴》、《狂人日记》可谓新世纪以来中国原创歌剧的代表作。郭文景虽然在作品中植入了琵琶、川剧、京剧、昆曲等中国民间和传统戏曲音乐元素,但也仅限于点缀和渲染,未见骨血。与此同时,其在管弦乐上的无调性先锋创作手法,却使得作品于普通观众而言根本“够不着”。一位歌剧爱好者评价说:“《狂人日记》中几乎没有传统意义的‘歌唱’,其旋律大多是由语言的起伏自然地‘吟’出来的,并且有大量类似于结巴的重复字处理。”
邵奇青觉得,如今中国原创歌剧创作愈发呈现出一个趋势,不仅无调性、无旋律的西洋现代作曲法,取代了既优美动听又通俗易唱的“中国旋律”,西洋美声也大有取代以往被大众亲近的民族美声唱法之势,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中国歌剧离中国观众越来越远。
服务大众沦为取悦小众
“艺术创作的一个关键前提是‘给谁看’。歌剧创作也应按照这个思路去对症下药,千万不能圈子化。”王祖皆说。换言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如今原创歌剧如何吸引当代观众目光,符合当代观众审美情趣。
一位歌剧发烧友说,今年初他在世纪剧院观看天津歌剧舞剧团演出的歌剧《苍原》。到下半场时,有不少观众离场。他听到有观众在中途离场时说:“故事很感人,就是唱词写得没味道。”“对白唱得真难听。”这让他非常困惑:为什么获得专家广泛好评的东西,却往往被大众不屑一顾?我们的民族歌剧创作,受众定位究竟是为专家还是大众?
“我们现在很多歌剧的创演,往往忘了‘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不顾欣赏对象,不顾我们根植的土壤和大众的喜好,一味地往‘高精尖’上拔,往‘洋大全’上靠,这也许就是歌剧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上,而面临高处不胜寒的必然结果。”邵奇青说。他觉得,歌剧这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使得中国的创作者们面临的最大思考就是:应该借鉴什么?舍弃什么?如果取舍不当,就会造成形式和内容严重脱节,就会因“非洋非中”、“不伦不类”而脱离大众。
炫耀技巧重于角色塑造
采访过程中,很多业界人士都提到,民族原创歌剧之所以越来越难以出现叫得响的作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时代的变迁。《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等经典作品的铸就,与它们诞生的时代息息相关。那时候,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一部文艺作品相对容易聚拢人们的关注目光。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可选择性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欣赏口味也日益多元。一部文艺作品问世之后也许很快就被周遭的千军万马淹没掉了。正如王祖皆所说:“如今的观众分化很厉害,对一部作品相对很难‘聚焦’。”另外,歌剧艺术创作周期长、生产机制复杂、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也是造成当下原创歌剧难出精品的外部原因。
很多受访者还提到了歌剧演员的“二度创作”问题。“演员功底、表现力欠佳,往往会使得歌剧的一度创作大打折扣。”金曼说。而在邵奇青看来,现在有些歌剧作品,从演员的角度来讲是有歌无戏,除了一味追求演唱技巧之外,他们的演出总是给人有种在匆忙中草草完成的松散感觉,对角色的解读平面而苍白。“他们是在炫耀声乐技巧,而不是在表演,舞台成了他们比拼发声技巧的竞技场。”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