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四弦千篇语一曲万重情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贺疆   2015-01-10 09:32:00   作者:贺疆

    ——记青年琵琶演奏家李跞

  节目单指向《花木兰》琵琶协奏曲,当碎玉般的琵琶声清越而起,心底深处的一根弦突然被拨动,泪,应声而落。随着乐声起伏,一幅画卷缓缓展开,从闺阁女儿的娇俏到替父从军的纠结,从驰骋疆场的厮杀到边关戍守的熬煎,从胜利凯旋的喜悦到重拾女儿妆的平静,音乐在跌宕起伏地诉说着一个侠骨柔肠的女儿内心的情状:有不让须眉的豪气,又有羞怯温婉的心性。这次第,琵琶已经不再是琵琶,李跞也不再是李跞,琵琶与李跞合二为一,化身成花木兰,在琵琶琴弦上历经了一段故事,书写了一段传奇。

  《花木兰》本身就是一篇好文章,而李跞演奏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揉身成琵琶上的句读,声情并茂,荡气回肠。音乐是需要用心来品的,品,旋律才入心。好的音乐,最能打动人。而一首好音乐的呈现,佐之的是演奏者的真诚和用心,情之所至技法已经不那么重要。在这场琵琶硕士毕业独奏音乐会里,无疑,李跞是成功的。从《霸王卸甲》的慷慨悲歌、《虚籁》和《点》的博采慎思、《春蚕》的民族风情到《花木兰》的宏大叙事,曲目选择饱满多姿,深度广度兼顾。无论文武,李跞都控制和处理得恰到好处,激越而不张扬,抒情而内敛,协作而层次分明,纵横捭阖时所向披靡,温情款款时春风化雨,这也恰与李跞的个人气质契合,表现出他对曲目的深刻解读和诠释。

  人生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句读,一段结束,一程开始,而坚持始终如一。回首与琵琶的缘分,李跞不胜感慨。李跞出生于安徽芜湖一个教育世家。母亲是体操和健美操的老师,李跞的乐感也许正是遗传自他的母亲。5岁时他第一次触摸琵琶,是在潘亚伯先生那里。潘亚伯先生是琵琶世家出身,也是“浦东派”琵琶演奏名家。他对李跞悉心教导,为李跞今后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2008年李跞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师从黄光林老师。

  一个兴趣转变成一个人生选择,需要的是经年的坚持,李跞也不例外。初学琵琶,李跞是好奇多于兴趣。当天真的童年被日日枯燥的指法练习束缚时,他有过委屈和反抗,也因此挨过父母的打,每当提起此他总是充满对父母的感念。李跞坚持下来了,这一坚持,李跞就选择了琵琶专业。这一坚持,李跞就与章红艳教授结缘。这一坚持,李跞就踏上了民乐这条不归路。很多时候,我们常说人生要选择,其实,冥冥中不是你选择人生,而是人生在选择你。

  2009年,章红艳教授去南京演出,可谓给了李跞“当头棒喝”,他感叹,琵琶原来还可以这样弹。2011年,章红艳教授又到南艺演出,李跞作为协奏被选上。短暂的近距离接触,让李跞毅然决定考章红艳教授的研究生。他“直愣愣”地给章教授发了一封邮件,表达了自己的真诚的愿望。几天后,章教授回复:“尽快来上课。”后来,章教授说她当时排练时,就从李跞眼中看出一份对知识的渴望。就在李跞硕士毕业独奏演出结束后,章教授无限感慨发了一条消息,见证、欣慰,这背后无言的是于岁月的一份坚守,对格调的一种追求。

  世间事从来最怕的是执著。2011年夏,李跞开始了北京与南京的双城生活。每周五晚上坐一夜的动车到北京,清晨喝两杯浓浓的咖啡,赶去听章教授的指导,下午赶去另外一个地方去上理论课,晚上一夜动车回到南京,就这样坚持了大半年时间。后期,更是定居北京,扎实地复习考研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2年,李跞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如愿师从章红艳教授开始了琵琶硕士的专业学习。

  很多时候,选择是一种惯性。但爱上往往是不经意中的一个节点触动了内心。于李跞而言,从5岁抱起琵琶,学琵琶、练琵琶、考琵琶专业,已经成为一种按部就班的习惯。而真正让他开始爱上琵琶,并全身心投入琵琶却是在考研时,他练习《草原协奏曲》,动听的旋律萦绕耳畔,练着练着他的心突然柔软起来。在那一刻,一如醍醐灌顶,音乐的真谛原来在这里,走心的音乐才能感动自己,感动他人。之后,在章红艳教授的因材施教悉心教导下,他的阳刚气和琵琶的粗粝亦步亦趋,他的温和与琵琶的婉约丝丝入扣。

  一首乐曲的完整呈现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这几分钟,凝聚着演奏者台下无数时日的汗水和心血。寒暑来往,春秋几度,琴房、宿舍,都洒满了李跞的汗水。他的刻苦与努力奠定了他的音乐厚度;他的思考与颖悟,纵深了他的音乐深度;跟随章红艳教授的巡演交流,拓展了他的音乐宽度;章教授对音乐品质的捍卫和坚守,锤炼了他的定力和方向。一步一章回,一岁一篇章,李跞用自己的心体悟着岁月赋予自身及音乐的内涵和优雅,在琵琶的净土里,寻找到自己。

  琵琶延展人生写意文章,李跞在琵琶上句读书写,起承转合。落笔时查阅词典,“跞,英彩、卓越,超越一切” ,赫然入目。

    “一切只是开始! ”李跞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