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由“包场”现象引起的联想

来源:中国音乐评论网   编辑:乐音   2014-05-18 14:07:00   作者:乐音

    今年第三期《歌剧》杂志上刊登一篇《2007——歌剧生活从“图兰多”开始》的文章,预言上海有了歌剧《图兰朵》开头,“这一年终于可以过把戏瘾了”,并期望“我们的歌剧生活也应该更加丰富和多彩。”其实,两场《图兰朵》的演出中有一场是包场,真正能满足乐迷观众的座位也仅有1600只,包场的做法曾引起库拉在报酬的不满,此事不表。事与愿违的事也就从这时开始了。接下来由上海歌剧院于3月16、17、18日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场的《乡村骑士》和《丑角》,以及在同月21、22日演出的《奇妙的和谐》音乐会竟无一面向市场,以50元一张的学生票标准,全部包给了教育系统。乐迷面对曾经相互在网络里炒的红火的演出预告哑口无言,就是在校学生中真正的爱乐迷们,只能向剧院门口握着大量余票的贩子手中购买。而演出现场的情况更不容乐观,票关系网中的亲朋好友群、拖儿带女群、附庸风雅群、轧轧闹猛群就纷沓而至,严肃音乐的舞台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堂会”,以至张国勇院长在其中一场音乐会上,向在场观众上了一次怎样欣赏音乐会的课,实属无奈之举。

    包场的做法无可非议,但不给爱乐群体留有聆赏余地就值得商榷了。作曲家的作品是首度创作,那么音乐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则是进行再度创作,而观众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就是三度创作,演、赏之间的互通默契,往往会成为一场演出成败的因素。古玩市场有这么一句行话,叫“货卖于识家”,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库拉在《图兰朵》正式演出中应有水平失常的原因所在了。一位歌唱演员在演出后对笔者说:面对台下那些似懂非懂或心不在焉的观众,我只想赶紧唱完后走人。一位乐手接着说道:那些吵吵闹闹的孩子其实来错了地方,他们憋的难受,我们演的没劲,喜欢的来不了,不爱听的在受罪。笔者因此感到,提高大众音乐欣赏基础水平的课堂,应该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媒体宣传中,而不是在音乐厅和剧院里。

    说到媒体宣传,目前除了专业音乐刊物之外,在主流报纸上,能介绍、推广和评述古典音乐的版块少之又少,而流行歌手的百变行踪和小道新闻历来是娱记们天天大肆炒作的对象,广播和电视的情况也是如此。“超女”“好男儿”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妇孺皆知,而肖邦、威尔第则知者廖廖,这不能不说是媒体导向的一大“功绩”。

    自1998年上海大剧院诞生以来,又相继落成了东方艺术中心、艺海剧院,改建了贺绿汀音乐厅、商城剧院,加上原有的上海音乐厅和兰心、美琪等,构筑成不下十处的音乐演出平台,上海为打造东方大都市的名片不遗余力,而上海的媒体在宣传、推广上的作为与这些名片很不相称。文化和娱乐孰轻孰重的关系,在经济利益的权衡中竟倒了个儿。能使乐迷们能获取高雅音乐的信息和系统知识的,目前也只有北京的《音乐周报》和中央电视台的音乐频道。因此,像《大剧院之友》《音乐之友》等这些院、厅自办的宣传刊物相继出现,且不说它们的宣传面有多广,单是等“米”下锅、朝不知夕的惨淡经营之状足让人在敬佩之中感到不解:除了“豆腐干”式样的报道,我们的媒体还能为严肃音乐的普及做点什么?

    但愿在世界各地庆祝歌剧诞生400周年的时候,这种广大乐迷没戏、舞台演员没劲、演出团体没赚、主办单位没险的奇怪现象不再延续。 (邵奇青)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