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他是中国管乐艺术的一面旗帜

来源:中国音乐评论网   编辑:乐音   2014-01-11 14:56:00

    ——记著名大管演奏家刘奇

    提起刘奇,熟悉中国管乐艺术的人无一不知,无一不晓。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享有着“中国大管第一人”、“中国大管之父”、“中国大管艺术的开拓者”等众多绰号与头衔。半个多世纪以来,刘奇以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对大管艺术创新性的贡献,赢得了全国音乐界乃至世界管乐界人士的景仰和认同,并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尊敬和喜爱。

    刘奇于1936年出生在河南省百泉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刘诚甫是河南师范艺术学院的老校长,著有中国第一本音乐词典,母亲马毅也是一位老音乐教师。刘奇自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酷爱音乐的他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941年,11岁的刘奇考取了国立音乐学院幼年班,先后师从潘美、盛雪先生学习钢琴、小提琴,1950年幼年班并入新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刘奇从此开始学习大管,这次专业的选择,使他与这件形似爆破筒似的乐器结下了毕生的情缘。

    1951年,刘奇被选中加入中国青年文工团,于当年赴德国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载誉之后,又随团在前苏联及东欧各国巡回演出达一年多之久。此期间,好学的刘奇开始广发涉猎自己的专业领域,只有一年大管吹奏经历的他,每到一个国家,就找当地的演奏家和教授上课,他逢高手就拜、见专家就学,通过自己的刻苦练习和努力钻研,大管演奏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久,他的老师刘光亚因工作需要而回国,自此,15岁的刘奇正式上任,成为了中国青年文工团管弦乐队的首席大管。刘奇是一个对事业痴迷的人,对大管艺术的热爱使他不惜一切代价,此次赴欧洲演出令他大开眼界,出国前只知道一本《威森堡练习曲》的他,一下子见到那么多练习曲、独奏曲、协奏曲和重奏曲的乐谱,兴奋之下,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买了乐谱,回国时装了满满一大箱子,谈到此,刘奇颇为得意地说道:“这是我的一笔珍贵财富,它对我后来从事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我教学生吹奏这些作品,每个学生都不可能在我面前打马虎眼,因为这里面的每一条练习曲,每首协奏曲、奏鸣曲我都吹过许多遍,早已记得烂熟了”。

    刘奇吹大管有着一种先天的灵气,这种灵气体现在他的刻苦和聪慧两个方面,说到他的刻苦几乎无人能比,当年他在国外为了尽快学会莫扎特的大管协奏曲,整天抱着乐器,演出前在后台练,演出后回旅馆还练,就是在旅行的火车上,他也要独自找个地方练,现今世界上的大管经典作品,几乎没有刘奇未接触过的,他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说到他的聪慧更是令人钦佩,他吹大管非常善于动脑筋,一般来说,大管的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f(20世纪初为小字二组的d,后发展到小字二组的e),而刘奇通过自己的苦练和钻研,很早就能够吹到小字二组的g,并自信地表示,如果用稍硬的哨子,他完全可以吹到HighC,这对于一件低音管乐器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刘奇不仅在自己的演奏中扩展了大管的音域,而且还发明了多项新颖的演奏技术,他发现我国民族管乐器唢呐能够演奏双吐音,便虚心地拜唢呐演奏家赵春亭为师学习双吐技巧。他在学习中努力开动脑筋,克服了自己生理上的先天障碍,很快就完好地掌握了双吐技巧,并进一步发展掌握了三吐技巧。后来,西方演奏家们也找到了这两项技术的演奏方法,但他们比刘奇掌握这两项技术至少晚了十年。刘奇不仅向唢呐演奏家学会了双吐、三吐技巧,还学会了另一项管乐演奏的绝活——循环换气,这项技术打破了西方管乐理论的极限,为大管演奏技术的完善及音乐表现的自如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天地。

    众所周知,现今的管乐器都是单音乐器,大管也不例外,作为双簧低音乐器,自古以来它就是演奏单音的,但刘奇却在此创造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他竟能在一件乐器上同时吹出三个音或四个音的和弦,做出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他在大管这件乐器上的大胆改革。刘奇作为一位颇为有心的大管演奏家,很早就发现了这件乐器在构造上的缺陷,首先是音准,这个问题从大管诞生起一直延续了三百多年。大管的管身细长,但他的几个基本音孔却要设置在双手能够得着的地方,故这些音孔必须斜着打洞,而洞打得角度稍有偏差,就会产生不准的音。再有,音孔的大小、高低位置的对比都是影响音准的重要因素。刘奇发现了这些问题,也一直想对其进行改造,后来,北京管乐器厂的青年工人郝云给他带来了机会,刘奇为此反复试验,想了很多办法,重新设计了孔位的大小、角度及位置,郝云则根据刘奇提供的误差数据进行改造,经过长期的磨练和试验,他们终于改造成功了新型大管,正是用这种大管,刘奇才吹出了同时发声的和弦。为此,国家发给了他最高荣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文化部科技奖。

    刘奇自1952年进入当时的中央歌舞团交响乐队(中央乐团的前身)任首席大管,1956年又成为中央乐团的首席大管。在担任中央乐团首席大管的几十年时间里,他先后随团出访过美国、前苏联、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几十个国家及地区,并多次在国内外举行独奏音乐会,中国唱片总公司曾多次为他录制过唱片及录音带,他的精湛演奏技艺令多少人为之欣赏、感叹和钦佩。刘奇的演奏音色纯正、技巧全面、造诣深厚,作为独奏家,他演奏的许多作品被人们奉为权威的诠释,莫扎特的《将B大调大管协奏曲》是世界大管文献中精品,这部作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音乐上都有着相当的难度,特别是乐曲典雅的古典风格难以把握,而刘奇演奏的这首协奏曲有着严谨的风格和流畅的技巧,音乐的表现准确到位,完全可以被看作是经典的演奏。作为乐队演奏家,刘奇更是拥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丰富经验,他担任中央乐团首席大管几十年,演奏过难以计数的世界经典交响乐作品,在当时中央乐团的管乐阵容中,他当之无愧地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演奏家未必是一个好的教育家,而刘奇则不然,在大管领域中,他既是一位出色的、一流的演奏家,又是一位难得的、优秀的教育家,几十年来,他在这方面辛勤耕耘,为全国各个乐团、院校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大管演奏人才,他先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艺术院校,说到此,用“桃李满天下”、“中国大管之父”来形容他绝不为过。除教学之外,他还著有《高级大管练习曲》、《大管演奏法》、《大管考级教程》等专业教程,并为教学录制过大管基础教程VCD。

    刘奇不仅是一位功名卓著的大管演奏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创作有《大管协奏曲》、交响乐《人们公社》、交响大合唱《富士山风暴》(与瞿希贤、田丰合作),并为歌剧《西施》,交响组曲《神雕侠侣》配器,且还创作过多部电影、电视剧及大管独奏、重奏曲等。作为指挥家,他曾指挥许多乐队为电影、电视剧录制音乐,还曾担任过北京“钟声”交响乐团及河南青年交响乐团的艺术指导、特邀指挥。

    中国老一代音乐家获得世界殊荣的并不多见,而刘奇则是其中的凤毛麟角,国际双簧协会鉴于他在大管艺术事业上的突出成就和杰出贡献,特吸收他为全中国唯一的国际会员,而他在国内享有的荣誉就更多了,如: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文化部艺术资格考评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艺术创作中心一级创作员等,中国大管学会会长等,他的名字被收录在《20世纪中国名人词典》等多部著作中。

    如今,年迈的刘奇已从演奏一线退了下来,但他的事业心却越来越强,艺术青春正在不断地萌发,他不辞辛苦,继续从事着卓有成效的大管教学工作,有更多的年轻人从祖国各地来到他身边学习大管,繁忙之余,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自己的演奏事业,每天仍坚持专业练习达数小时之久,作为中国管乐艺术的一面旗帜,他以对待艺术、对待事业极其认真的态度和执著的精神教育着后来者,为他们树立起无形的光辉榜样。今年六月,在庆祝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建团五十周年系列音乐会上,年已七旬的刘奇重展雄风,登台成功地演奏了作曲家金湘为他创作的大管协奏曲《幻》。这部作品有很多现代作曲技法,音乐上亦很有深度,而独奏大管的演奏技巧更是复杂丰富。刘奇当晚的演奏不减当年,面对着如此艰深的作品,他的娴熟技艺得到了超水平的发挥,其清晰的单吐、双吐、颤音、滚舌音等技巧令人赞叹不已,华彩乐段中最高音吹到小子二组的升C,刘奇面不改色,其充分的把握性令所有年轻同行为之而逊。这场音乐会的成功,应该说是刘奇告别舞台的一次绝唱,更是他整个艺术生涯的一个完美谢幕。

    刘奇,一位音乐奇才、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一位青春永驻的楷模,中国管乐艺术史上将永远铭记着他的不朽功绩。 (景作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