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乐教育中歌唱者综合素质培养的几点认识
来源:中国声乐家协会网 编辑: 2016-10-23 15:31:00
声乐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反复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反复和曲折,没有坚韧顽强的意志,是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的。首先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经历越多,他的自信心就越强,反之,自信心就越弱。所以不断的给学生制造成功的机会,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好办法。比如可以采取多实践、快反馈的办法、通过班级演唱会、声乐擂台比赛、周末文化广场等形式,让学生在舞台上得到锻炼,同学们之间相互点评,老师予以指导,尽可能快的把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自信心增强了,意志也就坚强了。其次是要利用学习兴趣,来加强意志,技术上长期的、反复的练习,会让每个同学都感到枯燥,学习的积极性难免受到影响。这时候教授就要用合适的方法,适当的进行调节。例如我们常用闻花来让学生感受歌唱中的呼吸,用打哈欠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等等,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不但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意志力。最后是要消除学生的急躁心理。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学这节课唱的很好,下节课唱的很糟糕;有的同学被一个难点难住了,着急的直哭,情绪极不稳定。这都是一种急躁的表现,教师要做到不温不火,以平常心对待,给他们讲自己在声乐学习中的经历,一些歌唱家们在学习时候遇到的挫折等,有志者,事竟成,只有不急不燥,一步一个脚印,用坚韧的意志一直走下去,才能收获最后的成功。
3、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性格,是声乐教育的核心。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如勤奋、诚实、单纯、勇敢、坚强等。这些个性品质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通过声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是最核心的内容。
首先是要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同学的性格都各不相同,教师不能用一种框架式的教学,将所有的学生都收纳其中,而是要区别对待。例如有的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喜欢别人的肯定和赞扬,稍微有一点鼓励,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有的同学对表扬不屑一顾,常常是我行我素,需要教师严肃起来才会认真。有的同学常常骄傲自然,取得一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这就要求教师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先天条件和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关注。其次是帮助学习学会自我教育,能够用自我教育的方式对性格进行积极地改造。这是一种性格形成的极其重要而又十分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如学生在唱歌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发声器官上做好准备,自我激发歌唱欲望,对歌曲的情绪进行培养。在有不同心境的时候,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来欣赏、欢乐、明朗风格的《年亲的朋友来相会》,能让人乐观豁达,深邃、博大的《惊愕交响曲》,能使柔弱的心灵变得刚毅和坚强;抒情、温暖的《鳄鱼》,又能改变人烦躁与孤寂的情绪。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自我锻炼”的动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积极的因素,改正消极的因素,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
4、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情感,是声乐教育的归宿
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对的行为反应。积极良好的情感能激发感知的积极性,提高认识效率,增强想象和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象和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音乐无论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还是“寓教于乐”的功能实现,都是以情感为中介而体现的。所以说,情感,是声乐教育的最后归宿。首先要加强学生“角色感”的培养。教学中,因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之中,即把自己摆到作品所表现的环境之中,设身处地去体会“此时此地”的情感。学生要准备地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必须进入“角色”。例如在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时,就要把自己想象成歌词中所描写的人物,先是在高高的前门下,过着一日三餐只能吃窝窝头的穷困日子,只有蛐蛐与“我”相伴,那时候觉得那一碗大碗茶就是最好的饮品;如今“我”海外归来了,又看到皇城下的红墙碧瓦,虽然在外游历,吃过无数山珍海味,但是一闻到大碗茶醇厚的香味啊,变勾起了儿时的记忆,觉得大碗茶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倾诉出华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祖祖辈辈都会对祖国一往情深的意愿。情感都是通过同感来表达的,只有教学生真正的融入作品,才能感受到作品带来的情感愉悦。
其次要融情于教,以情育情。教师要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而强化音乐教学的情感作用,使教与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育实践表明,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转化学生的消极情绪,把学生培养成有积极、健康情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从“爱”字出发,以深厚的爱生之情,高尚的情操、适宜的举止去转变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是总导演,学生是角色。教学双方全身心投入,全身心投入,有利于艺术创造的进一步升华,有利于调动创造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声乐的学习过程是一种集声乐技术、技巧、心理素质、文化修养以及人生体验为一体综合性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学,声乐技术、技巧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不断提高歌唱者综合素质充分发挥非技术性因素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坚强的意志、优良的性格和炙热的情感,能使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品德、真切的情感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促进学生健全发展,能有效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智力,能更好的落实21世纪教育改革的要求,顺应时代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