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禅画、禅乐与艺术上的“不表达”哲学

来源:中国音乐学网   编辑:听禅   2015-06-28 09:14:00   作者:听禅

  在现代艺术史上,有一些最反常规的作品,它们很难符合任何一种传统的艺术定义:从河汊里捞上来的烂浮木、贴上作者签名的尿壶、装在透明塑料管中的大便,只有动作却不出声的“独唱”,用一个和弦唱了20分钟的乐曲、完全没有物象也没有声音的只用文字说明的“绘画作品”和“音乐作品”……。以往的艺术定义中,基本的要素是物质材料加艺术的形式,然后才谈得上精神的内涵。光有材料,不是艺术品,因为它还不具备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光有形式.不论它多么有意味、闪着天才的光辉.如果不以物质媒介为载体、不表达出来.就不是我们的艺术感官和心智悟性的对象。而一些现代艺术作品.则可能只有粗糙的原始物质材料,而无人们习见的艺术形式,甚至虚空一片,什么也没有而让我们去参悟“无”,作为智慧的器官和审美的器官的眼、耳失去了作用。

  

  我们似乎可以粗略地说,西方哲学更多地是基于“有”,故而主流是崇奉理性和科学;而东方哲学却有许多贵“无”尚“虚”的观念,如印度哲学之“梵”,老庄哲学之“道”,魏晋哲学之“玄”,佛教哲学之“禅”,有时这些竟成为一种本源、本体或认识方法,都莫不带有以“无”为本的意思。进而染及艺术,便有诗之“趣味”(所渭“言外之旨”),画之“气韵”(所谓“象外之意”),乐之“希声”(所谓“听于无声”),往往带有一种基于“未完成美学”或“不表达”哲学的特性。诗,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读者需在其渺然阔大的虚灵境界中补充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画,要疏空淡泊,藏景于虚,那无以言传的神韵尽在留白之中,所谓“咫尺之间,夺千里之趣”,审美在你的静思观照中得以完成。而音乐里,则少有缠绕的声部,复杂的对句,在那悠慢简约却并不单调的乐曲声中,听众要补入自己多少人生的体验!

  但,这还不是“无”,它们究竟还有艺术作品的实体,有诗之格律、画之物象、乐之声音组织。真正以无为有,真正“不表达”的艺术,更多地是出现在深受禅宗思想影响或本人就是禅僧的那些人的作品中,即《古尊宿语录》讲的那种“无弦之乐最动听、空白画最有韵味”的禅画、禅乐中。

  公元12世纪的禅师廓庵所绘之禅宗《十牛图》,以“寻牛”始,以“人牛俱忘”为最高境界,而这境界则是完全的空白一纸,禅意尽在“不表达”之中。日本茶道大师利休之子东安(Doan)画过一张题为“鱼在清水中”的禅画,也却只有一张白纸。这种无画之画或无象之画,是合于禅的哲学的,人、牛、水、鱼,本来没有,一切皆空,如何须寻、如何在眼前呢?所以,观看这样的作品,不过是一种禅的参悟罢了。

  说起“无声之乐”,在西方虽有英国大诗人济慈讲过“听到的音乐是美的,听不到的音乐更美”(《希腊古瓶歌》)之类的话,现代更有美国作曲家J-凯奇的无声音乐实践(《四分三十三秒》),更早一些或许还可以指出毕达哥拉斯和开普勒那种假想的听不见的“天体音乐”的思想。但是,真正“无声之乐”的观念不仅远早于西方,而且似乎是东方特有的。在中国,它可以追溯到深通音乐并酷爱这门艺术的孔子:

  《礼记-孔子闲居》:

  “孔子曰,夙夜基命宥密,无声之乐也”。

  “孔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声之乐,气志既起……”。

  另一位大哲学家,同时也是艺术家的庄子也有过类似的观念:

  《庄子-天地》: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在这里,孔子所言之“无声之乐”,更多地是取和顺平中的“仁”的含义,“无声之乐”的境界尤指“仁”的政教伦理境界,泛言之,是指已完全艺术化了的带有“和”的特征的人生。而庄子所言之“听乎无声”,则是以无用为大用,以虚静之心体道,以无为之意观物,而达致一种“玄觉”或洞见,这是哲学上“明”的彻悟境界。所以,孔、庄所说之“无声”,与艺术并无太大直接关联。而老子所谓“大音希声”,虽有人释“希声”为无声,但他本人却只说:“听之不闻名日希”。老子之“大音”,乃是音乐的形而上的“道”,像他的世界宇宙之“道”一样,是恍兮惚兮的东西。恰如西方有“听不见的天体音乐”一说,老子之“大音希声”便是一种听不见的哲学音乐。这大概还不能说是艺术上的无声音乐的观念。

  真正具有“不表达”哲学含义的艺术观念,成形于魏晋,尤大盛于中唐以降之后期封建社会,这与当时社会条件的变更,哲学上玄学、庄学、禅学、心学的合流,有着根本的关系。表现在艺术上,便产生了中国独特的艺术理论和影响了中国人上千年的审美趣味。

  中国之画理,大率滥觞于魏晋而成熟于唐宋,一些主张部分的“不表达”的理论产生了,如虚实相生、藏景、留白、余韵、象外等,给中国绘画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史上书论、诗论、画论莫不与这种“部分不表达”的艺术思想有缕缕不绝的联系。[唐]张怀瓘论书道:“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书议》);[明]王船山论诗艺:“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诗绎》);[清]笪重光:“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筌》)这些表达中国人特有的空间意识的理论,真个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奥妙无穷,境界高远,造就出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

  而中国之乐理,一方面讲究“乐以象德”、“乐与政通”一类他律的方面,同时在形态上强调“大乐必易”(平易)以与“大礼必简”相对举(《乐记》),反对繁手淫声、过尤不及,而以简淡悠远、中和祗庸为要。但还没有出现过彻底“不表达”的音乐。历史上可作轶闻来说一说的“无声音乐”的实践,最著名者莫过于东晋陶渊明之抚无弦琴的趣事了,[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这位归隐诗人体道悟禅的结果,是这样一种近乎诳俗示巧的表演,诗人欲寄于琴上的“意”或许很多,但却“不表达”,而这不表达却正是一种表达,据说这是充满禅意的。确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再没有比禅宗更讲“不表达”哲学的了。

  有一则禅宗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僧人向洞山禅师问道:“如何是佛?”,洞山答:“麻三斤!”这种回答显然是悖于常理、不合逻辑的,佛如何是麻三斤呢?但禅宗却正是要以故意矛盾、答非所问来“破执”。《六祖坛经》教人以禅说:“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这已够使人如堕玄妙窟中了,然而在禅宗看来,尤不彻底。著有《禅宗无门关》的无门慧开禅师对洞山的回答评价说:“洞山老人参得些蚌蛤禅,才开两片,露出肝肠。”这评语实不算太高。的确,本来无一物,何来麻三斤? 一开口便有滞累。所以无门说:“纵使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也是寻常!”只有无说无闻,是真说般若。

  禅宗之遵循“不表达”哲学是很自然的,它根本上就认为世界虚无,所谓“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又信奉直观的认识方法,所写“以心传心”、“当头捧喝”.反对说法读经、礼佛苦修,认为“智不是道”,一切是“唯内所证,非文字浯言而能表示,超越一切语言境界”。这样,禅宗中有一[i]字不识而成为“祖师”的和尚(如六祖惠能),也有“谢三郎(玄沙师备禅师)不识四字”的笑话,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但是,就艺术而言,只要涉及审美,总须面对一个作品实体,我们对禅画、禅乐的品评欣赏因此也只能是对那些有所表达的、因而尚未达到禅的极境的作品的观照,恰如禅宗中有所谓“文字禅”、“公案禅”这些较低级的禅一样,这些艺术作品,按无门的观点,也不过只参得些“蚌蛤禅”罢了。

  故可观、可听之禅的艺术,大都只是些以虚远为旨、以淡泊为要,与碧虚廖廓同流,于世事毫发无染,在形态上带有超以象外、动静相参、虚实互补、空灵而萧疏等等这些“未完成美学”特征的作品。而不能遵循彻底的“不表达”的禅的哲学。

  但,这却已经是庄学的境界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