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筝技与乐感——古筝演奏中乐感培养的实施

来源:民乐网   编辑:刘燕   2015-06-14 15:02:00   作者:刘燕

    摘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是根本,而技巧是末节。”“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乐感的培养实施离不开育人。在长期的磨练和培养过程中,筝技的完善为音乐表现提供了条件,而文化涵养、生活阅历、思想道德规范、育人情感的体验则是培养一个具有真、善、美情操的成功的古筝演奏者的可靠保证。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俗称“古筝”。早在公元前237年便流传于秦国境内(现在的陕西省,当时称为“秦筝”),资料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李斯《谏逐客书》说:“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也”。)此后,流传到全国各地的古筝因历史的变迁和地域文化的孕育造成了不同的流派风格。可谓“茫茫九派流中国”。当今现代派的演奏技巧,更使筝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市,造就了诸多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古筝的流派“同宗同族”,“同源分流”。现代筝派的产生是在传统筝派的基础上吸取精华,创新传承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秦地,筝在齐鲁、卫和赵国也很流行,后扩大到广东、浙江、内蒙古、朝鲜等地。源于演奏技巧的名称有掐筝、横筝、卧筝、长离、鸿筝等。由最初的五弦筝到战国末期发展成十二弦,隋代的十三弦到盛唐的十二弦与十三弦并存,发展到明代的十四弦,十五弦,明代朱载育在《明郑氏子瑟谱》中“今宫筝十五弦,而世多用十四弦者“的记载。在表现形式上以往的独奏,筝歌继续流行。清末筝发展成十六弦筝,当时的主要技法是按、滑、吟、揉、撮、勾、托等演奏技法。建国后,有关专家们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S型21弦尼龙钢丝缠弦筝,音域四个八度,音色甜美,使用性强,但演奏传统风味的乐曲时尚有韵味不足之处。

  从传统的技法吟、揉、颤、滑、点、按、托、劈、抹、勾发展到今天的双手弹奏、长摇、短摇、扣摇、扫摇、悬腕摇、腕动摇、悬空摇、拍打等技巧。尤其是古筝音阶的创新与变换,使传统筝在传承基础上发生了大的技巧上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创新筝曲的大量涌现,作品中的曲式结构与以往大不相同,古筝艺术的演奏领域大幅度拓宽,作曲家们突破了传统的五声性调式音阶的规律,吸取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形态,同时又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模式,创新使用了“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色彩音列,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此基础上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旋律。形成一种多调性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古筝演奏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即有对传统调的传承,又有现代调的音韵。如:《幻想曲》(王建民曲)、《黄陵随想》(饶余燕曲)、《黔中赋》(徐晓林曲)等。这些多种音阶的特定方法为今后我国古筝的发展起到了开拓创新之作用,开辟了古筝发展的崭新领域,在古筝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领航作用。然而,古筝文化源渊流长,它是汉民族的灵魂与养育汉民族的土壤相结合的产物,传统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应谋求与时代共进的切合点,即与时共进。加点味精很新鲜,但一味的追求无调性、离奇性、高快难的技巧及“怪音阶”的发展,终将不是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

  技巧的完善终其目的是服务于情感的表达。技巧的表现力是用来表达人的感情和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筝乐技巧与音乐情感蕴涵着美,体现着美。培养学生的乐感挖掘他们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经历艰辛万苦方能达到目的。

  一、乐感是古筝表演者必备素质之一

  务本:追求根本(理想)。本立:根本立足了(找到了),而道(原理学说规矩)就产生了。做人是根本而技巧是末节。追求做人的根本是什么?与乐感有何关系?伟大的音乐是否出自伟大的心灵?从技巧中是否映照出一个人的心灵美,流射出一个人的人格光芒?要培养一个人的乐感是否应该先培养一个德性与品性高尚的人呢?康德说得好:“道德的基础在于精神的自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古人欧阳修有一小故事:某日一人与欧阳修同行(他不知同行者是欧阳修),见路边一枯树,念出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欧阳修听了笑眯眯说:“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做花”。此人猛然醒悟:那棵干枯的死树多么富有生机——春天长着的青苔就是它的生命,冬天落满枝头的雪花就是它的纯洁无暇的色彩。同样是枯树,欧阳修心灵折射出的便是“生命”和“色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深邃文化内涵和博爱之心,通过对枯树的描写显露端倪。道德风尚高的人爱心植根于他们心灵深处,折射出他们的心灵,流露着他们人格的光芒。一个没有爱心境界的人“本”立不出来,“道”更无处而生,弹出的音乐不会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音乐演奏者只有具备了美好的理想,并努力追求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及高尚品质,在演奏时才能折射出美。古筝演奏者同样如此,在培养其乐感时应先培养其高尚的品质与德行。

  二、培养学生的乐感同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乐感,指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一个人的音乐的表现能力的高低也往往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水准。从筝乐中要通过音乐作品的审美感悟,把技能情感、知识与想象结合起来,在情感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乐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培养演奏者的基本素质之一,从筝乐作品中,技巧中蕴涵着调式美、旋律美、指法美、体载结构美及显示出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音乐知识技能和审美关系的掌握有助于古筝技能的形成,从而推动和促进了审美活动的进程。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给升华了的乐思赋予情感性、思想性,净化成一种美的东西,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在筝乐作品中领略作品的结构,了解历史素材,掌握技法要领,在娴熟的技能掌握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乐思,展现自己的个性,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当然,音乐的审美不能只停留在近似生物性的本能的音乐情感体验上,尽管筝乐作品既没有造型性也没有语义性,不象文学语言一样表现约定俗成的概念和富有逻辑的内容,也不能用文化、视觉化的方式来解读音乐。但人们可以借助音乐的心理学中的“同构联觉”的理论来解读音乐审美内涵。

  首先,“同构联觉”是来自一种感官的刺激而引起其它感官上的感觉,而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结果之一。筝曲《渔舟唱晚》广泛流传于神州大地,人人皆知。乐曲表现了情感哲理,古筝风格,音乐语音及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懂”音乐的人就会说出音乐中表现的是什么。反之就不懂。筝乐是一门表现力的艺术,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不仅仅是靠纯听觉感受。形象的联想,概念的领悟,情感与情绪的体验在审美活动中都尤为重要。从音乐的物理属性来讲,音乐具有一定的频率、振幅。音乐是音高、音色、音质、音波、声音、在时间中先后或同时发响的组合体,它是非视觉性的,它也不能象语言一样直接传达概念与思想。它又是非语义性的。就是说在审美体验中,人们可以通过“联觉”“联想”“情态””情绪”“感情”心理实践活动来达到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联觉”: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而人们往往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产生“联想”,看到毛毛虫爬会联想到蛇。而对某物、某事、某人生气或激动时就会有“情态”上的表现:兴奋或抑制,强或弱,紧张或放松。

  而人们对情态进行体验或实践时“情绪”就出现了,喜、怒、哀、乐。体现是强弱度和松弛度。

  实验证明,情绪体验或实践会产生由情感体验及实践引发的情感。如“喜”的情感可引起兴奋性的情感,它可以形成高度紧张的兴奋状。古筝曲《战台风》(王昌元曲),全曲共分五段,音乐形象、生动、具体,用扣摇来表现台风,用扫摇来表现台风的肆虐。紧张激奋后是一片风平浪静,清新明朗,表现雨过天晴,人们战胜了台风的喜悦。音乐审美中音乐直接引起的是情绪体验,而情感体验则是在联想活动介入后产生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