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当代音乐教育的特殊使命

来源:艺术教育   编辑:乐音   2013-10-16 15:31:00

  音乐教育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教育。当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包括音乐在内的当代艺术从创作、制作、传播一直到接受等各个环节,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变化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音乐教育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世界和艺术生态所发生的巨变,自觉地承担起音乐教育的特殊使命。

  一、抵御噪音,提升感性的听觉能力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大大扩展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能力。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极度污染。在众多污染中,噪音污染是其中之一。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面临着噪音的包围,街头车流的交通噪音、工厂设备的机械噪音、各种家用电器、音响设备所发出的生活噪音,无时无刻不在侵袭人们的听觉。噪音损害了人们的听力,使人产生头痛、脑胀、耳鸣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影响人的心血功能、消化功能,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人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听觉功能逐渐衰退,对声音的知觉变得日益迟钝、麻木,甚至听而不闻,久而久之,人的生存能力也受到极大的损害。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与噪音相反,音乐中的声音绝大部分是和谐悦耳的乐音,是自然界和人类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声音,是人类所创造的美好动听的声音。人在世界中,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噪音,忍受着噪音所带来的烦恼。而音乐是人抗拒噪音而主动选择的声音。音乐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声音变化,有着由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各种要素所组合而成的美妙声音。现代音乐家将某些现实世界的噪音引入了音乐之中,如谭盾尝试在音乐会上表现流水的声音、纸张的声音。这些声音是经过选择加工的噪音,它们扩大了人们听觉感受的范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音乐总体的审美特征。音乐不仅能使人赏心悦耳,而且能全面训练人的听觉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智能。汉语中“聪明”一词来自“耳聪目明”,意思是说人的聪明智慧来自敏锐的听觉与视觉。当代智能理论的研究也证实,建立在听觉基础上的音乐能力是人重要的智能之一。听觉能力的培养历来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音乐教育就是要通过系统的音声教育,让受教者接受声音的刺激,学会倾听,学会分辨乐音种种细致微妙的变化,形成敏锐的音高感、速度感、力度感、节奏感、旋律感、音色感、和声感,感悟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意义。总之,面对噪音污染的严峻局面,当代音乐教育承担着恢复和提升人听觉的感性能力,进而提高人生存能力的重大使命。这是任何其他教育不能取代的特殊使命。

  二、弥补图像缺憾,提升心灵的境界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图像文化或视觉文化的时代,图像文化几乎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图像信息直观、生动,便于接受,有着文字和声音信息不可比拟的长处。但是,图像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也有着表层化、肤浅化、弥散化的倾向。尤其在影像传播中,大量的图像接踵而来,接受者无法一一接受,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理解和思考。图像文化也侵入了音乐的领地,MTV、卡拉OK以及某些光怪陆离、夺人眼球的所谓“景观音乐”也大量出现。一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也大量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将图像引入音乐教学。音乐教育正面临着图像文化的巨大冲击。在图像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从小受到图像的浸染,他们接触的图像艺术多,聆听的音乐作品少,越来越习惯接受视觉艺术,或者习惯接受所谓的“看得到的音乐”,即伴随着图像的音乐。一些青少年已经很难持久、专注地聆听纯器乐的音乐作品。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诉诸人听觉的艺术。与图像相比,音乐艺术的确比较抽象,它一般不模仿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形象,而是主要用乐音构成的音响结构象征性地表现人的情感和精神,传达图像所不能表达的微妙的意义。图像注重展现的是在场的空间形象,而音乐注重唤起的是储存于大脑之中的心理体验。音乐用抽象的音符直指人的内心世界,欣赏者必须借助自己的内心生活,才能进入音乐所呈现的境界之中。音乐有助于人进入沉思默想,帮助人们超越物质世界进入深邃的精神世界。因此,音乐能够弥补图像的不足,满足人多方面的、深层的精神需求,提升人心灵的境界,起到图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培养青少年形成音乐听赏体验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有着以往时代所不具有的重要意义。此外,伴随音乐出现的图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欣赏者的记忆表象,但也会分散欣赏者的注意力,限制其对音乐声音的感知,影响其对音乐作品的深层体验。在音乐中,乐音所传达的形象和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多义的以及不确定的,而图像或者模仿现实的事物,或者显现抽象的图形,其所传达的形象和意义一般比较确定。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恰当地使用图像,也可能限制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理解。总之,在音乐课上过多运用多媒体的图像技术,会有损于听觉的训练和音乐体验的培养,应当谨慎加以使用。

  三、应对文化产业,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众所周知,当代音乐创作与制作的主流已经高度产业化、娱乐化,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消费文化。无论是演出市场、音像市场,还是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流行音乐都占据了极大的空间。这类文化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大众的审美趣味,最大限度地获得大众的青睐,才能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一些歌手经过商业的包装和宣传,先后成为青少年一时崇拜的偶像。虽然流行音乐中不乏体现当代人思想情感的作品,但与传统的古典音乐相比,绝大多数流行音乐的情感内涵流于大众化、非个性化。其表现形式从旋律、节奏、织体到曲式结构也都趋于简单化,只求满足一般大众的欣赏需求。当代青少年身处流行音乐的包围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审美趣味的熏染。他们不复追随音乐的呈现,体验其中的深层意蕴,而是直接获取简单旋律所提供给他们的千篇一律的情感内涵,久而久之,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是通过听觉的体验,作用于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音乐教育应当培养青少年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使他们形成纯正的、高雅的审美趣味,具有较强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积极的价值取向。面对文化产业和流行音乐的汹涌大潮,这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使命。而健康积极的审美趣味是在鉴赏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对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够培育的。”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引导青少年接触人类音乐史上的精华之作,让他们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中丰富精神世界,陶冶思想情操,获得较高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判断力。

  同时,健康积极的审美趣味又是在大量的、广泛的音乐审美的过程获得的。朱光潜先生指出:“纯正的趣味必须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必须让青少年认识到,音乐的世界是一个博大浩瀚的世界,古今中外有着无数音乐作品的存在,各种音乐有着各自的审美魅力。在音乐教育中要让青少年接触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各个时代的作品,在广泛的鉴赏中,对各类音乐作品的特征做出比较与鉴别,使他们具有开阔的审美视野,既能欣赏流行音乐中健康向上的作品,也了解和把握古典音乐的精华,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

  四、掌握现代传播手段,学会聆听音乐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随着电子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音乐传播变得更加迅速与便捷。现代音乐的传播大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触到音乐。在现代社会,音乐大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收音机、录音机、CD、MP3、电脑等各种设备接受音乐,而且还可以在电视里听到广告音乐,在街道、展馆、车站和商店听到背景音乐,在电话里听到应答音乐,在学校听到上下课的信号音乐。便捷的传播方式使音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同时形成的后果是使人们养成似听非听、心不在焉的聆听方式。过响、过多的音乐音响化作了生活中的噪音,使人们对音乐的音响不再引起敏感的反应。一些青少年还养成了一边看书做作业,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的不良习惯。这样既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作业,也不能全神贯注地聆听音乐,音乐完全成了一种伴随着日常活动的声音背景。这种接受音乐的方式对音乐的鉴赏显然极为不利。此外,还有少数青少年则整天戴着“随身听”,沉湎于音乐之中,形成某种“音乐自闭症”,不与他人交往,逃避社会生活,导致自我隔绝,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在现代传播时代,如何学会正确地使用现代传播手段,形成正确地欣赏音乐的行为方式,已经成为音乐教育的又一重要使命。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音乐中的音符稍纵即逝,不断出现,又不断消失。欣赏音乐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意向性,欣赏者必须全神贯注,不断地感知当下响起的乐音,回忆刚刚消失的旋律,预测即将响起的声音。在音乐欣赏中,需要欣赏者凭借着良好的音乐记忆,将消失的声音联结成一个整体,由此才能深入体验音乐中的情感意义。那种似听非听、心不在焉的聆听方式显然不能把握音乐的真谛。因此,当代音乐教育者必须教育青少年懂得音乐作为时间艺术的特征,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合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养成聆听音乐的正确方式和习惯。聆听音乐未必需要自始至终正襟危坐,但必须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在音乐欣赏中,必须发挥主体能动的意向,在感知音乐旋律的同时,不断回忆方才消失的旋律,将孤立的音乐片段联结成整体,并且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补充、丰富和阐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深入理解音乐的深层意蕴。针对患有“音乐自闭症”的青少年,音乐教师则应当及时发现,积极疏导,让他们摆脱个人一味聆听音乐的封闭状态,参加更多群体的音乐活动,在音乐的群体活动中,加强人际交往。

  五、面向世界,接纳多样化的音乐文化

  当今世界已经日益走向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也面临着全球化的课题。近代以来,西方音乐作品和音乐教育体系就开始进入中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音乐创作和教育的格局。近代中国音乐教育,从中小学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沿袭的基本上是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文化更是大举进入中国。西方音乐,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愈发加大。随着社会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民族音乐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古老的戏曲音乐失去了表演的舞台,民间原生态音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这种现象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在城市业余学习音乐的孩子中,绝大多数学的是钢琴、小提琴或者电子琴等西洋乐器,民族乐器较少有人问津。一些青少年对西方音乐如痴如醉,但不知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为何物,丝毫不熟悉民族音乐的曲目,更不会唱世世代代曾经流传的民歌。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

  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态势,国内音乐界的有识之士也开始了对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考,进行了音乐教育全球化和本土化、民族化的反思。中国音乐教育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广泛接纳世界上一切音乐文化的精华,吸取西方音乐教育中合理的、科学的因素,同时也应当融入本民族的、本土的音乐教育资源。应当看到,每一种民族音乐文化都凝聚着该民族的思想情感,积淀该民族特有的音乐思维和价值取向。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在各国的音乐教育中都应当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当代音乐教育者应当努力培养学生既了解、尊重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更熟悉本民族的音乐艺术的瑰宝,掌握本民族音乐的语言,体验本民族音乐的深厚意蕴与魅力。国内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做出了传统戏曲进学校课堂的决定,这一举措必将推动民族音乐的普及,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学校音乐教育应当增加更多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不仅有中国的,还应当有亚洲的、非洲的、南美的等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让学生具有更加开阔的艺术视野,能更加虚怀若谷地接纳多样化的音乐文化。此外,在社会音乐教育中,也应当推广多样化的音乐文化,改变西方音乐学习“热”而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冷”的局面,让更多的孩子学会吹打弹拉中国民族乐器,学唱传统戏曲和民歌,在保持本民族音乐特色的同时,形成多样化的音乐文化生态。

  (作者:刘鸿模,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