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笛子高深技巧

来源:买琴网   编辑:乐音   2015-09-24 16:42:00   作者:乐音

  循环换气法

  中国笛子开孔贴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笛子,这是在我国有许多唢呐吹奏家,都能使气息不间断地进行吹奏,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赏。他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换气方法——“鼓腮换气法”。

  约在1957年间,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把唢呐这一“鼓腮换气”法运用在笛子上,定名曰“特长音演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的方法是:在吹奏中,当第一口气即将吹完之际(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将余气存入两腮,使两腮鼓起(比吹唢呐时鼓得小些),然后用鼻吸气,与此同时,将两腮渐渐收缩,用储存在两腮的气吹奏笛子,直到接上第二口气时,又继续吹奏。这样一反一复,使笛音保持延续不断。这种鼓腮换气法,虽可解决笛子上的特长音演奏,但却因在以下缺点,所以效果不很理想:

  1、因要鼓起两腮,就会引起口形的变化,进而影响笛子的音色和音量。

  2、鼓起两腮,不但吹起来很费劲,同时也不雅观,容易引起观众为吹奏者担心,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乐曲的演奏效果。

  3、气的储存量小,强度较差,往往不能吹奏高强的特长音和大段乐曲,易使笛音中断。

  这种“鼓腮换气法”使用在唢呐上效果不错,而照搬在笛子演奏中就不很理想呢,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到了如下原因:

  1、因为唢呐是双簧管乐器,它是用嘴包住扁圆形的哨子,用气息去吹,使哨子振动发音。也就是说,只要有气基本上就可以吹响。所以当你鼓腮之后口形外表虽已变化,但并不影响嘴里(口腔内)的吹奏形态。笛子是吹孔乐器,它是靠“风门”,将气息恰当地送入吹孔而发音。所以当两腮鼓起之后,口形就不能保持原样。风门就要引起变化,故笛子也就不能正常发音。

  2、唢呐上大多还有一个档片,这个档片可以帮助嘴的控制,在鼓腮之后,双唇有力地顶住档片,这就大大增加了两腮的压缩(控制)力量。也就有力地增大了气的储存和排气时的压力。而笛子上却不能装置和使用这个档片。

  二十世界五十年代末,演奏家们在原鼓腮换气(特长音演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琢磨,练习和演奏实践,使这一技巧更加充实、完整和规范并把这一技巧定名为——“循环换气”法和从理论上作了文字总结,于1962、1963年,先后两次在《解放军歌曲》上发表。

  这种“循环换气”法,解放了鼓腮换气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1、可以使吹奏中的口形不产生任何变化;

  2、不致使观众因鼓腮而分散注意力,不但可以吹奏特长音,而且也可以吹奏高音和整段乐曲。

  3、扩大了气的储存量,不但可以吹奏特长音,而且也可以吹奏高音和整段乐曲。循环换气法有三种,第一种为长音循环换气,第二种为旋律循环换气,第三种为双吐循环换气。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循环换气的方法和要领:

  一、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

  此种循环换气是所有循环换气的基础和前提,不掌握这种换气法,其它两种循环换气就无法学会。

  循环换气法比较难学,在初练时,除刻苦学练之外,还要细心寻找规律和突破点,循环换气究竟难在何处?

  表面上看好像是换气二字,其实是难在换气时“循环”上。而使气息循环不断的突破点又是在“呼”与“吸”上。呼、吸二项对比,主要又难在呼气同时的吸上。也可以反过来讲,它难在吸气同时的呼上。再进一步分析,与吸气的同时的呼气,气又是从何而来?是来自胸、腹还是口腔?当然是口腔(下颌部),所以在吸气时的同时,下颚蓄气的呼出是循环换气法的最关健之处。

  长音循环换气在练习时,首先将舌头(舌根)往内(后)收缩,使喉腔形成发“欧”音时的形态。当你发出这个音后,下颚必然会向外(下)扩张,喉腔也随之扩大,口腔内的空间圆而大。在呼吸的运用上,和“鼓腮换气法”差不多,每当你即将吹完一口气时(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就将舌头(舌根)往后收,把气存入喉腔(下颚)处,要尽量增大气在喉腔的储存量,然后用鼻迅速吸气(吸气时小腹往里收,把气往上提)。记住,在与鼻吸气的同时,下颚往上收缩(舌头自然向前伸去),使储存的气根据乐曲的需要用颚收缩的不同压力将气压出,吹响笛子,保持笛音的不断。当第二口气吸进之后,应迅速接上去,这样反复循环就可使笛音不断。

  开始练习时,可先用曲笛练吹低八度“1”、“2”、“3”三个音(即平吹),待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再练其它的音,或换梆笛、中音笛进行练习。

  练习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先练习储气和呼气。先用下颚储存气的呼出,把笛子吹响。方法是:

  1、舌根往内(后)收缩,形成发“欧”字音的形态,把气储满下颚部。

  2、下颚往上收缩(舌头自然向前伸)把储存的气排压呼出,此时最重要之点就是保持住吹笛时的口形,风门不能变化,不能抖动。否则,笛子就无法吹响。音吹得越长、越响越好。

  第二步: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加用鼻子吸气。

  这里要注意:

  1、吸气要快,先一口气一口气的分解练习,不要急于去连续进行。

  2、一定要在呼(吹)气的同时用鼻吸气(即口呼鼻吸同时进行),这一步比较困难,但只要第一步打好了基础,也是容易掌握的。

  第三步:循环不断地连续练习,练习这一步时的关键在于从鼻子吸进气之后又要转送到肺部,然后呼出去。这时,鼻子和嘴需要一个连接转换过程。变在这个转换之中,往往易有一个断续的痕迹,这是初学者普遍遇到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在日常练习时一定要注意:

  1、全身不要过于紧张,特别是口腔、鼻腔要有意识地放松弛一些。

  2、加强小腹(丹田)的控制,以减轻口腔的控制力和紧张感。

  3、初练时,每到口吹鼻吸两动作转换这际,可将气息缩小,使音弱下来,慢慢地去完成转换过程。

  4、在两动作(吸与呼)转换过程中,头部和上体尽量不要幌动,应保持平稳。

  只要注意到这几方面,细心摸索练习,就可以很快突破这一关的。

  平日最好在笛子上练习,但在没有笛子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练习。方法是:

  1、把某一只手(左右都可以)抬起,手心对着风门(嘴)练习换气,依靠手心的感觉,来测量你我气是否集中,有无中断。

  2、用循环换气方法来练习吹灯(蜡烛)要使灯火摆动,但不能使它熄灭,来测量你的运气是否连贯、均匀。

  3、民间艺人过去练习唢呐的鼓腮换气法时,常用一节空心小棒,插入水中练吹,使水落石出泡不停断地翻滚来练习吹、吸两动作的连续转换。这一方法虽不太适用于笛子,(因为在吹笛子时,要时常改变用气的力度、角度和口形),但用来练习呼吸动作也还是可取的。

  在练习过程中,可逐步将嘴与目的物(灯或手)的距离由近渐远地拉开,以测量你的气量是否增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