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孙建峰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通讯员 唐楚童 烟台报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武术,不仅具有锻炼身体的效果,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使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跨越国界,成为促进不同文化及民族间交流与理解的纽带,成为了众多武术从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领域,山东莱州中华武校校长李明治,正是那位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华武术、推动其走向国际舞台的杰出代表。
1992年,一个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的有志青年,放弃出国的机会,放弃在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在别人无法理解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回到家乡莱州创办武校,他就是现任中华武校的校长,李明治。
从北体武术系毕业后,李明治返回家乡,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莱州中华武术学校。那时的他多少有些年轻人的冲动,办武校的初衷是想让当地的农村孩子即使文化课差一点,通过练武也能考上大学,多条出路。当时,亲戚们认为他花了那么多钱到北京读书,毕业后不在城里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居然又回到老家这个穷地方,还要从无到有地创业,都对李明治的决定很不理解。但是亲人的怀疑和打击并没能动摇这位心怀育武初心青年的决心。
然而,莱州中华武校的创建之路并非平坦无阻。初创时期,李明治校长遭遇了资金匮乏、训练场地有限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多重挑战。但正是凭借着对武术事业的深厚热爱与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他逐一克服了这些艰难险阻,逐步推动武校走向繁荣。
1993年,李明治建起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6排平房校舍,学校有了正规的教室、训练场地和生活起居用房;1994年,建起办公、住宿兼用的综合楼,配齐了文化教师,开始实行有武有文,学校逐步走上正轨;1995年又继续投资,建起了4800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增加到800人,成为烟台市最大的武校。
直至现在,中华武校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发展空间迅速扩大,学校也步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在国内武术领域声名远扬,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充分展示了中华武术的非凡魅力。这荣耀武校的背后,是李明治三十多年的汗水和心血。正是他那颗不忘育武的初心,坚持在育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才使这所知名的武校长久、持续、健康地发展。
初审编辑:孙建峰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