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9月28日电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学毕业后不离校,而选择在校园里或是学校周围继续“漂”着,过着和上学时一样的生活——去食堂吃饭,去图书馆看书,去教室听课,去学校操场踢球。海南的大学毕业生中,如今出现了一群“校漂族”。 海南高校论坛中,有网友总结,根据“漂”的目的不同,将“校漂族”分成几大门派。有为了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想给学历镶金边的“考研敢死队”;为了职业理想而拼命奋斗的“打工派”;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为了爱情‘漂’在学校的“浪漫派”。 “今年我考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笔试差2分没上线,所以我决定再复习一年,誓将考研进行到底。近一年来,我每天早上6:30准时起床,从住处步行到海师大的教室开始自习,中午在学校食堂解决午饭,下午继续在自习室学习到十一时。”记者采访孟宇的时候,他正在海南师范大学的自习教室看考研政治。他的住处是海师大附近金花村的一个10平米的单间,每月租金400元。 “住在学校附近,不仅便于获得各种考研的学习资料、培训信息等,而且学校的环境正是安心学习的好地方。”孟宇说,住在学校附近,生活花销划算,经济压力较小。 金花村是海师大一带“校漂族”的聚居地之一。7时刚过,陆续走出小区的年轻人开始增多。孟宇说:“金花村至少住着上百个‘校漂族’呢。这些大都是我的校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考研的,但也有不少正在找工作或者已经工作的。在校的时候我们不认识,现在都比较熟悉。”而在海口市的各大高校周边,这样的聚居区更是多如牛毛。 记者在海南多个高校的校园BBS论坛上看到,有不少人发帖求租校园附近的房子或床位,而且会注明自己是考研的,或者找工作的。在海口不少高校的周边小区内,都有一些家庭旅馆,他们在网上打出的招牌就叫“大学生求职公寓”。这些地方往往是提供单个床位,每天5元-10元。 “我可能是有一种‘恋校情结’吧,一时还摆脱不了呢。每天,走在校园熟悉的路上,看着熟悉的风景,吃着食堂的饭菜,就很安心。唯有在学校,我才能找到归属感。我的两个同学因为准备换工作,也准备搬回来一起住,加入‘校漂一族’。”王丹说。目前,王丹已经在海口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却仍“漂”在海师大校园的小区里。 来自山东的刘锦2009年毕业于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我愿意为了爱情‘漂’在学校。男友现在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大三,我不想因为分开两地影响感情,索性在海口找了份工作,在邻近学校的居民区租住。”刘锦说,他们还是跟上学的时候一样,在学校食堂吃完晚饭,再到校园里散步聊天。 海师大杨老师认为,大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大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他们大多数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适应社会。而“校漂族”则把这个适应期放在学校,把这种方式作为人生的缓冲期,规划自己的未来。“校漂”生涯如果持续半年或者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毕业生要理性把握就业形式,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及早融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