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农村贫寒家庭,靠打工上学,10年不懈奋斗,滕汉昱矢志完成考研的梦想。
笔试第一,面试第一,却最终因为两年前的一次作弊行为,被兰州大学拒于研究生院的大门之外。为了维护自身的受教育权,获取宝贵的上学机会,滕汉昱勤奋的农家娃一纸诉状,将心仪的兰州大学告上法庭。
10年考研梦
342分,超过复试线47分,超出第二名整整40分。今年3月10日,滕汉昱以笔试成绩第一的优异“战果”,从2010年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面试,对出身农家的滕汉昱来说,他内心积蓄并为之奋斗了10年的愿望,似乎就要变成现实。
8月21日,在北京打工的滕汉昱,踏上了回兰州的列车。秋季学期就在眼前,研究生报到的日子也快到了,然而,他却无法如愿走进心仪的大学校园,相反,他要作为原告,参加即将开庭的一场官司——起诉兰州大学。
“10年,5个月。”滕汉昱的脑海里,所有的希冀和梦想都在这两个时段之间,来回跳跃。
滕汉昱的家在榆中偏远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姐弟5个人里,他最小,也是唯一的儿子。三姐天生脑瘫,四姐不幸夭折,家里的情况一直不太好,贫困的影子从未远离。“在这种环境下,只有考出去上大学,才能彻底改变命运,从小,我就想上大学,离开这里。”
1999年,18岁的滕汉昱第一次高考落榜;2000年的秋天,复读之后,滕汉昱生平第一次走出山区,进入北京一所高校就读。
“每年的学费家里出不起,我只能自己想办法。”滕汉昱说,在北京上学的第一年,他跟同学、朋友借了好几千元的债,而由于年轻,朋友少,到最后实在没有人可以借了,他只能边打工边上学。
2001年的夏天,滕汉昱在北京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关村推销配送电脑的配件。“有时候,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离得很远,客户说几分钟赶到,我就必须几分钟到,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往往跑过去的时候,身上的汗把衣服都浸透了。”
几年间,滕汉昱当过餐厅服务员,干过养生馆锅炉工,发过售楼传单……每每到了考试的前两个月,为了能顺利通过,滕汉昱都会辞掉工作,专心读书。事实上,因为每年工作的时间有限,打工赚来的收入,远不足以支撑他在北京求学、生活的费用,“一年下来,我自己只能挣个三四千元,其余费用也要靠拮据的家里支持。”
最终,滕汉昱凭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专文凭。他说,到北京后,考研成了他的理想和目标。平时的学习中,他在英语上花去了更多的精力。2005年,他还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6级的考试。
2007年,滕汉昱第一次报考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为了备考,滕汉昱每天凌晨4点起床,晚上12点多才入睡,“几乎每天的休息都只有4个小时。”遗憾的是,他最终落榜。
2008年,2009年……连连失败,但滕汉昱从未放弃。“在北京10年了,七八个小时的觉很少睡过。”
2009年10月,已经三次考研失败的滕汉昱,再次报名参加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一次,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兰州大学,专业方向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考前四个月,滕汉昱从北京回到了兰州,在兰大榆中校区附近租住了一间民房,“成天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除了吃饭,几乎不出门。”
当年11月13日,考生信息现场确认,检查、摄像、交费,核对过兰州大学所发的《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简表》,滕汉昱心里铆足了劲:又一次挑战,来了!
2010年1月9日,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举行;3月10日,笔试成绩发布,滕汉昱考了所在专业第一名;4月11日,复试结束,又一个喜讯传来:他的专业综合成绩也是第一。滕汉昱称,当时,兰大方面告诉他,这个成绩,可以拿到高达9000元的一等奖学金。其后,滕和兰大签订了“2010年拟录取自筹经费(非在职)培养硕士研究生告知书”后,回到北京,继续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