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启动,新一批大学生即将产生。承担着“后勤保障”角色的考生家长们,又开始为子女上大学后的保障、学费开支等问题做着准备。同时,在理财观念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培养准大学生的理财意识,成为家长们关注的话题。 准大学生的“账” 据了解,一本、二本学校学费一年在4000-6000元,而三本和民办院校学费每年7500-10000元,艺术类学生学费更高。从住宿费来看,虽然有一些学校的住宿费为七八百元每年,但大部分学校住宿费都在1000元/年左右。生活费看每个学生自己的实际而定,但每个月至少也要好几百。这样来看,大学四年,学费和住宿费平均需要2.5万—5万元。当下国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若加上毕业前后实习、找工作的费用,一名大学生四年的总费用一般会在6万元以上。如果没有理财观念,花费可能更大,这对清远很多家庭来说还是有压力的。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启动,新一批大学生即将产生。承担着“后勤保障”角色的考生家长们,又开始为子女上大学后的保障、学费开支等问题做着准备。同时,在理财观念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培养准大学生的理财意识,成为家长们关注的话题。 清城石角的小周刚刚高考完不久便跟着同学们去中山打暑期工了。尽管周妈妈表示,家里负担不轻,除了要为女儿准备大学学费外,还要为儿子准备读中专的费用,夫妻俩起早摸黑,但也没有想过女儿打暑期工能赚多少钱,“让她体验劳动的艰辛,赚钱的不容易,日后上大学了花钱也知道节俭些。”周妈妈说。 有家长认为,仅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艰辛还不够,陈女士把家庭理财账本摊给女儿看,里面清晰记录了日常的水电煤气费、电话费和柴米油盐等固定开支,以及银行7天通知存款、基金定投计划等,她要求女儿做一段日子家庭“管家”,从持家开始对消费和储蓄形成概念。 据了解,“90后”大学生们多数在相对优越的环境里长大,对理财没有概念,自立能力不强,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入学后,不懂得有计划花钱,生活费会不够用。 有社科院社会学家认为,家长们循序渐进地让“准大学生”参与到家庭理财的实践,是在理财方面对他们最好的培养,如告诉孩子家里真实的收支情况;让孩子代缴纳水电费、电话费;让孩子当一周“小管家”,安排全家交通、饮食等支出,逐渐培养其生活的自理性和条理性,为今后独立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家长不要忽略投资风险意识的培养。 入学前培养理财观念 以往,家长们都把“存钱”当成教育理财的主渠道,但随着理财投资被广泛接受,大学生有机会学习了解得更多,例如出国旅游涉及到的换汇结汇,乘飞机需购买航空意外保险等。家长有意识地引导,有助于培养准大学生健康理性的消费意识和积累观念,树立保障意识。 对此,清远某银行职员赵先生表示,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主业是读好书,不过现阶段树立好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今后个人的工作生活很有必要。在进入大学校门前,如果家长加以正确引导,上好理财教育课,例如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合理地规划生活费开支也很有意义。 “大学生过了18岁,就是成年人。大学生除了要学会理财之外,还可通过做家教、兼职等方式赚钱贴补生活费,尽早自立自强。”社会学研究专家表示。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可支配的钱很少,但是一样可以科学管理。 理财师提醒道,大学生理财应遵守“开源节流”规则。“开源”包括:勤工俭学、做家教、到公司企业兼职打工等。“节流”则不妨从记账开始,防止大学生“月光族”现象发生。理财师表示,不少大学生不是没钱花,而是不会花。记账和编制预算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日常消费时,坚持每天及时记录,保留所有收支单据。一段时间后,通过检查账本,判断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可以节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