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把最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就是成功的开始”,“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想过成功,也想过失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前不久,牛根生、李开复、俞敏洪等著名企业家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感悟和精辟“语录”,为浙江省5000多名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创业教育课。学生们感慨地说,创业教育不能纸上谈兵,上这样的创业课才过瘾呢!
大学生创业逐渐升温
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呈燎原之势
近年来,和“考研”、“考托”、“就业”一样,“创业”成了大学校园的流行语。伴随着大学生创业的升温,大学里的创业教育也方兴未艾,呈燎原之势。
早在上世纪末,上海交通大学就开设了创业课程,并且逐渐形成了“教师、讲师、导师”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机制,通过高强度的创业计划大赛、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活动,把企业请进来;让风险投资家、创业校友等各方人士与学生接触,把学生推到创业前台。
两年前,在江苏大学西山学生社区里,由“学生老板”们开设的6家公司正式揭牌亮相。学校除免费提供办公用房、办公设施以及每家5000元的启动资金外,还给他们配备了“创业导师”。为大力推进创业教育,江苏大学提出:要让100%毕业生接受创业教育,10%在校生获得创业精英培训,5%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实现自主创业。
从去年开始,清华大学通过新成立的“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在全校展开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从创业启蒙、专业知识训练、创业赛事、创业实践等多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体系完整的创业教育。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学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价值,并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由中国人民大学傅毅明、陈德良等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北京零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被认定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成就零距团队梦想的“创业之星”大赛是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理想的一个举措。从“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的知识结构平台,到以创业教育为抓手的创新教育体系,在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性人格的培养贯穿每一名学生的大学生涯。
《创业教育中国报告(2010)》显示,各层次的创业教育均能够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提升受教育者的创业技能,而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96.83%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95.65%的高校创业教育接受者认为,创业教育能够提升自身的创业技能。
播撒创业精神的种子
避免重“术”轻“道”、有“形”无“神”
场面虽然显得红火,但一些专家却“泼冷水”,认为目前大学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太乐观。他们指出,由于开展创业教育时间短,创业教师缺乏,高校里大部分从事企业管理教学和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既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又没有实际创业经验,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难以为学生创立生动的教学氛围。很多创业教育的教材是根据国外教材翻译来的,教学案例的选择没有结合国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面对林林总总的创业大赛,一些学生感到很迷茫,因为大多数同学很少有机会参赛。
针对目前创业教育中的一些误区,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徐飞教授指出,创业教育和创业是两码事。一些大学将创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所谓的创业教育课堂,不过是将营销、财务、融资、竞争战略、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内容“打包”压缩,填鸭式塞给学生,重“术”轻“道”,有“形”无“神”。徐飞表示,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向学生播撒创业精神的种子。我们不能将创业狭义地理解为创办企业。高校应该是培养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而不是职业技能培训或创办企业前的辅导。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对此颇有同感,他说,不少高校将创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为大学生“实际创业”提供指导,并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创业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因此没有把创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更有甚者,有人理解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就业难的毕业生去创业”。其实,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素质,并非鼓励大学生毕业后马上都去创办自己的公司或经营自己的店铺。创业教育的对象本身应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大众化的,即面向所有在校生,培养每个人的创业意识和素质;另一个层次是个性化的,对部分确有创业愿望并具备相应条件的,给予个别的指导和服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指出,建立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还需要政府支持教育体系的改革,确立创业教育的地位,充分发挥技术杠杆作用,并让教育界意识到把创业教育视为优先发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