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月前开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毛宏的生活就陷入一种更加忙碌的状态:除了要准备论文、找工作外,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拍摄一部电影,“让这部电影成为我送给学校的礼物”。 改编科幻小说 毛宏准备拍摄的电影改编自2003年最佳科幻小说,由何夕所写的《伤心者》。这部中篇小说首次在《科幻世界》上发表时就引起了轰动,被称为“能让人哭的科幻小说”。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也叫何夕,而这个主人公的一生,代表了这个世界所有的遗憾。故事主要讲述了孤独的何夕对数学热爱,对微连续理论的执著,使他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包括爱情、友情、世俗等,周围的人连同亲人都不理解他,唯有他的母亲一直陪伴着,不离不弃。100多年后,有位科学家根据何夕的理论发明了一个可以观察到过去的一个机器,获得了诺贝尔奖,通过这个机器,回到过去把何夕的一生观察了一次。 改编这个故事的是毛宏在学校电视台的同事尹嘉航。尹嘉航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专业研一的学生,虽然是理科生,但他却是学校有名的才子,经常编写剧本。早在上高中时,尹嘉航就看过这部小说,“当时觉得太感人了,尤其是其中对母爱的描写。”在那个时候,尹嘉航就有一个计划,有朝一日一定要把小说改编出来,拍成电影。 要拍母爱电影 毛宏最初并不知道尹嘉航改编了这部《伤心者》,4月左右,他在电视台的另一位同事刘晶鑫提供了一部电影剧本,讲述的是大学生的情与爱,一部青春片。尽管题材和大学生活很贴近,但两人始终有些不满意,在两人看来,希望拍一部有价值、有意思,跳出以往大学生电影套路的电影。 因为毛宏他们知道,电子科大的毕业生有拍电影的传统,最早有《晨练时光》、《楼》、《时间的脚步》三部电影,三部电影都是青春片,讲述的都是大学生的爱情,对于毛宏他们来说,如果再拍同样的题材,很难超越这几部电影,如果想要超越,题材必须要新。 就在电影的筹拍期间,刘晶鑫得知尹嘉航有一部压箱底的剧本,就是根据《伤心者》改编的,他把这一消息告诉给毛宏,三人一拍即合,就拍这部电影。 在三人看来,这部电影贯穿了两条主线,即母爱和超越时代的科学思想。由于主角对数学的热爱,导致和世界越来越有隔阂,导师的不认同,相爱女友的逐渐远去,社会各种恶俗弊端的冲击,让人预感到主角的悲剧结局,但伟大的母爱成为挽救一切的关键。 “母爱在如今越来越被大学生所忽视,我们希望,拍出来的这部电影能让大学生更懂得感恩,对母亲的感恩。”毛宏认为,很多时候,他周围的同学都觉得母爱是很正常的,不懂得感恩。 花费仅两千元 一个月前,电影的筹拍工作终于开始,每天,三人都聚在一起,讨论剧本的修改,为此,争吵必不可免,但每次,三人都能心平气和地商量。剧本的修改只是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是演员的选择,由于同学们都在准备论文、找工作,从时间上无法联系到同学来演出,加上这部电影对演员的要求相当高,三人只得求助学校艺术团。艺术团的蔡老师在得知三人的想法后也非常赞同,在蔡老师看来,这部电影主要突出母爱,这对当代大学生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艺术团的帮助下,已经初步选出了一位男同学来出演电影中的男主人公,不过,最重要的母亲一角还没有着落,“实在不行,只有找老师来演了。” 到现在,三人已经从学校筹得了部分资金以及摄像机、摇臂等工具,现在还缺滑轨等工具,对此,刘晶鑫笑着说,实在不行他就趴在电动自行车上,边骑边拍。对于拍摄金额,三人想了想说,拍下来最多需要2000元,主要就是平常吃饭、交通费等花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