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长岛答卷”

2019-06-06 07:14: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大众日报》6月13日11版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这对因海而生、凭海而兴的长岛,既是使命担当,更是历史机遇。

  2018年6月1日,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2019年1月7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工委、管委挂牌,标志着长岛的保护发展正式按照综试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推进。

  一年来,长岛加快推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天更蓝了、海更碧了、鱼虾跳船、百姓欢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岛人对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生态修复让岛民尝甜头

  “‘五一’‘端午’小长假,我们渔家乐基本都是满客。马上学生放假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也快来了。再忙再累咱也高兴。”6月11日,长岛花沟村“兴隆渔家”老板赵文隆告诉笔者。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最忙的,忙得连轴转。媳妇负责前台接待,他负责采购,还要招1个厨师、3个勤杂工。一年下来,渔家乐为他带来40万元的纯收入,淡季卖海货,还有10来万元的收入。 

  花沟村位于北长山岛西岸,是个只有38户100口人的小渔村。以前村前海岸建了几十个海参育保苗场。“海参对水质要求高,小苗要一天换两遍水,喂三遍料。”赵文隆说,育苗场养殖废水直排大海,冬天海水升温还需要烧煤,也达不到环保要求。转型做渔家乐,为村子带来了实惠:仅渔家乐旅游一年为花沟村带来400多万元的纯收入。如今的长岛,越来越多的人像赵文隆一样,尝到了生态改善带来的甜头。

  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长岛实行全域生态保育,并开展多领域、立体化生态修复治理。先后拆除全域80台风机并完成生态修复,拆除侵占自然岸线的育保苗场67万平方米,整治修复岸线20多公里。今年继续拆除育保苗场10万平方米以上,整治恢复自然岸线12公里,自然岸线占比达到80%。通过近岸养殖和生产生活设施腾迁退出,实施海域生态修复和生物种群恢复工程,大叶藻、鼠尾藻、褐藻又回来了。

  长岛在全域实施了岛外车辆“控进”、岛内车辆“控牌”的“双控”措施,在全省率先构建起纯电动公交体系。还启动了全域生活垃圾分类,10处有居民岛屿实现垃圾外运和热能分解全覆盖;分步推进有居民岛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同时,全面落实辖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生态环境承载力调控要求,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启动生态资源本底调查和生态立法工作,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切实做到产业定位服从生态要求。

  下活“渔业+旅游”一盘棋

  日前,从大钦岛传来好消息:“长鲸一号”网箱已经投放鱼苗74000斤。用不了多久,就能吃到这些深海养殖的海鲜了。 

  “长鲸一号”是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是长岛弘祥海珍品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集来福士设计建设的。

  “长鲸一号”采用坐底式四边形钢结构形式,箱体尺寸66米×66米,最大设计吃水30.5米,养殖容积60000立方米。这意味着每年能养1000吨鱼。它集成了网衣自动提升、自动投饵、水下监测、网衣清洗、成鱼回收等自动化装备,日常仅需4名工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顶部平台、房间还为发展海上旅游留足了空间。 

  “去年,我们建造了一个35米×29米的小型海洋牧场平台,权当试水。没想到去年一年,光旅游就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长岛弘祥海珍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德刚告诉笔者,“长鲸1号”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海上旅游的需求,住宿、垂钓、游玩应有尽有。“五六十人的旅行团,是完全可以接纳的。”

  围绕绿色发展,长岛大力实施经略海洋和乡村振兴战略。渔业走向深远海,并且与生态旅游相融合,二者的边界已越来越模糊。积极推进多功能平台、人工鱼礁、深远海养殖网箱等海工装备布局应用,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开发向规模化、工程化、信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引领近岸养殖向深远海转移。全县累计建成生态海洋牧场24.6万亩,获批3处国家级海洋牧场、3处省级海洋牧场、5处省级休闲海钓钓场和11处市级休闲渔业基地,投用2种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投放生态型人工鱼礁1400多座。

  长岛统筹自然生态资源、传统村落资源、海洋文化资源,划定生态涵养区、休闲度假区和运动观光区三大功能区,精心打造海岸休闲组团、海上环游组团、渔家风情组团、文化体育组团,打造“玩得好、留得下、记得住、叫得响”的深度体验产品,全线运营了南北长山环岛旅游慢行服务系统,获批全国首个海上3A级旅游景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连续举办了环岛马拉松、海钓等文体赛事,海岛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同时,长岛大力实施精准营销,抢抓与浙江旅行社协会战略合作机遇,在杭州举办“海上仙山 生态长岛”品牌发布会、旅游首发式和广场宣传推介活动;围绕蓬长旅游一体化发展,与蓬莱市联合赴东北三省举办“蓬长仙境之旅”宣传推介活动;策划推出“烟台人游长岛”特色优惠活动。今年将重点推进渔家风情园、民宿、休闲康养等业态发展。

  全力以赴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眼下,在海滨路等多个路段,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整修道路,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

  笔者了解到,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长岛今年将完成对南、北长山岛共11.2公里的道路两侧人行道(含慢道)的综合改造,实施道路恢复、道路透水铺装等工程。完成城乡道路综合改造工程,投资2.54亿元,对城乡共23.25公里的道路进行路面大修,并实施13.6公里路段的雨污分流和管网改造,3月份开工,年底前完成。  

  一年来,长岛围绕基础设施提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全力以赴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交通方面,长岛港陆岛交通码头陆域回填和16处千吨级泊位主体完工,综合枢纽工程今年启动建设。完成了道路“白改黑”12.5公里,配套改建地下综合管网9.2公里、海绵型人行道4.2公里。

  供水方面,建立了跨海引水、海水淡化、雨水积蓄等多重保障机制,实施了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完成了城区2000吨/日海水淡化站改扩建,今年继续新建乡镇海水淡化站9处,让海岛群众吃上长流水、放心水。供电方面,积极推进北部岛屿海缆更新改造,开工边远海岛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打造全域双回路双主变的安全电网。城乡建设方面,以精品精致精细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聘请同济大学重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有序推进旧区旧村改造、美丽渔村标准化建设、违建整治等城乡风貌提升工程,打造宜居宜游新环境。

  发力民生百姓幸福感满满 

  今年4月份开始,一个简短的数字——“12349”为越来越多长岛老年人记住。

  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是长岛2019年为民服务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平台以“12349”养老服务热线为依托,利用网络、电话等信息手段,形成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体系。现阶段,线上服务针对长岛户籍8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提供电话关爱、线上派单、服务回访、信息咨询、紧急救援等服务为主;线下服务对象为长岛户籍城市“三无”、农村“五保”、低保中的失能、优抚“三老”人员,提供助洁、助康、助安等政府购买服务。

  平台开通运行两个月来,“12349”养老服务热线就接通连线5083次,其中老人呼入743次,主动呼出4340次,提供电话关爱服务4340次,问题咨询解答1519次。在线下服务中,为特殊人群提供测血压、刮痧、按摩、打扫卫生等项目20多项、162次,共有46户特殊对象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时长437个小时。通过准确对接、个性化服务,让更多老年人在智慧养老模式中受益。

  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长岛借助省市优势资源,组建了烟台二中与长岛学校办学共同体,建立实施省市三甲医院医疗对口帮扶长效机制,相继设立了潍坊眼科医院、烟台口腔医院长岛分院,教育、医疗水平明显提升。 

  今年,已经实行了长岛居民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下一步,长岛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升级教学和诊疗设施,完善合作办学共同体和医疗联合体运行机制,加快提升教育、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综试区发展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今年,长岛将继续以省市支持长岛保护发展意见确定的102项重点工作事项和15项精品工程为抓手,完善8个推进委员会、5个指挥部落实体系,进一步明确事项责任分工、时间进度,加强调度督导,加快推进落实。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实际行动,推动省市部署在长岛落地落实。

  (董卿 从春龙 葛彬 聂英杰)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