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莱山庙后遗址挖出百余件3500年前文物

2019-07-01 09:16:00 来源: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作者:

  距今3500年以前,就有人在莱山庙后一带生活。随着烟台市莱山区庙后遗址考古挖掘的推进,截至目前,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队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清理房址、灰坑、柱洞等遗迹90余处,出土石器、陶器、铜器、骨器等各类文物百余件,记者近日走进考古挖掘现场进行了探访。

  凤凰山庄后身庙后遗址挖出3500年前文物百余件

  此次庙后村遗址的发掘点位于港城东大街以北,凤凰山庄A区后面,庙后村以南,遗址周围都是等待拆迁的旧居民楼。记者绕过工地围挡,里面像是挖地基一样分成七八个方形地块。为何这片遗址被划分成很多个方格?

  “这样的方格在考古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叫探方。它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这种大小也正是一般考古中通常采用的规格。探方中间凹下去的部分就是探方主体,我们从主体中挖掘出文物。”现场一位考古工作者介绍,这里是岳石文化遗址,相当于大约3500年前的夏朝时期。

  2019年4月初至今,为配合莱山区碧桂园房地产项目开发,做好地下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经山东省文物局同意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队对工程区域内的考古文化堆积进行了配合性考古发掘。目前,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清理房址、灰坑、柱洞等遗迹90余处,出土石器、陶器、铜器、骨器等各类文物百余件,取得重要的考古收获。

  从夏到清代都有人在此生活

  庙后遗址约有800平方米,已挖掘400多平方米了。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考古队员的指导下,现场的村民有的坐在小马扎上用小铲子一点点抠地上的泥土,有的用铁锹将上面的浮土层铲走,有的用镐头刨坑,还有的用水管浇地上的土。记者沿着探方上的隔梁走进已挖掘好的现场,有的地块里有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灰土坑,在土坑的边缘,能看到红色的土层,还有4个圆形坑。

  “根据基层堆积情况,我们分析这里是人类生活后的遗迹,比方说吃完的东西堆积在这儿,我们从里面发现了陶片、红烧的土块儿。”一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发现,在一块探方的边缘有4个圆形小坑。“这一圈儿的柱洞相当于原来的房子,当时的房子可能是个窝棚式的,4个立柱把房子撑起来。”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量了一下,两个圆坑距离还不到2米,原来,3500年前的房子看起来还没有现在普通人家的一个起居室大呢。而在不远处一个灰坑里面的土色明显瞅着不一样。“这个红烧土可能就是火烧过的痕迹,里面有灰土一类的东西。那是一个灶,有点像清代的遗迹。”工作人员说这里是一处清代房址。

  岳石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山东史前文化缺环

  “今年4月份开始,我一直计划挖到生土为止,估计会在8月份结束。”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发掘出的文物已经被保护起来,大部分都是龙山文化到岳石文化时期的,这些文物对胶东地区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的聚落考古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岳石文化是什么?记者查找了一下资料,岳石文化距今约3950-3500年,因20世纪60年代发现于山东平度东岳石村而命名,该遗址是山东省境内继“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两种最重要的考古文化之后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发现,填补了山东史前文化的一个缺环。

  岳石文化遗址分布范围比较明确,以泰沂山为中心,北起鲁北冀中,向南越过淮河,西自山东最西部、河南省的兰考、杞县、淮阳一线,东至黄海之滨。

  由于发现较晚,发现的遗址数量也不如龙山文化多,经过发掘的有30余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山东省的平度东岳石、牟平照格庄、青州(益都)郝家庄、章丘王推官庄、泗水尹家城、菏泽安邱堌堆和河南省的杞县鹿台岗等。

  13年前就曾挖出陶鼎等,再次挖掘成果值得期待

  记者了解到,2006年,考古队在莱山区庙后村发掘出一处2万多平方米的夏代居住遗址。为了配合旧村改造,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既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型窖穴、房址,也出土了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鼎、陶盆、陶罐和岳石文化时期的尊形器、陶甗、石刀、石铲、骨针、骨锥等实物。

  在出土一批珍贵文物的同时,第一次在胶东发掘出约4000年前的聚落壕沟,填补了岳石文化时期的考古空白,对研究胶东地区史前聚落形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次庙后村遗址的第二次挖掘,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聚落状况、生活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

  遗址挖掘工作已经过半,可能会有重要文物出土,大小新闻将继续关注此次发掘的最新情况。(记者 邹春霞)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