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孙毅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记者 孙毅 通讯员 马东辉 烟台报道
不论是上班还是休假,毕全亮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和学生们聊聊学习情况。作为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不论在哪里,他心里最惦记的始终是课堂和学生。
从2018年8月第一次进藏支教,到2022年的第二次进藏,从海滨之城到雪域高原,6年的坚守,数千公里的跨越,只为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到高原之上,谱写一名普通教师的援藏之歌。
6年坚守 以奉献践行誓言
对毕全亮来说,西藏如今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
2018年8月,作为山东省选派的定点支援西藏教师之一,45岁的毕全亮来到日喀则第一高中,负责教授高一的语文科目。
初入藏的高原反应,让他切实感受到了高海拔的威力。
到达日喀则的当天下午,毕全亮便开始出现头疼、恶心等症状,当天晚上几乎没有入睡。随后几天,他靠着坚韧的毅力慢慢适应过来。
高海拔带来的考验远不止这些。日喀则气候寒冷,冬天最低气温低于零下20℃,皮肤干裂、流鼻血都是常事。最冷的时候,卧室里杯子的水都是结冰的。
艰苦条件挡不住奉献的热情,援藏期间,毕全亮一心扑在教学上。
由于当地教师缺乏,连续两年他都担任了年级部三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周20多节课。在藏期间,毕全亮平均年课时量达840节,比在山东期间的年平均授课量560节多出了50%。
为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他还深入进行实地调研,手把手教学生,数次开展组团式送教下乡。通过系列公开课和大型报告的方式,争分夺秒地将山东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当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日喀则一中的语文成绩连年提升。
如果说第一次援藏是受自己老师的影响,第二次援藏则完全是发自内心。
2022年7月,毕全亮圆满完成了援藏工作。但毕全亮打心里舍不得这片土地,舍不得他的学生。学生们也一次次找到毕全亮,希望他能留下来。
走还是留?毕全亮用实际行动作出回答。
他递交了申请,请求再一次援藏,“我没有太复杂的考虑,就是想多做些事情,多给这里的孩子们传授一点知识。”
两次援藏,6年坚守,毕全亮从一名援藏教师已经变成了雪域高原的一分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高原的誓言。
敬业拼搏 以成绩回馈热爱
对毕全亮来说,援藏是他年轻时就有的一个愿望,他有太多的词汇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则在专业上以敬业和拼搏来实际传递了这份热爱。
日喀则一高的学生汉语基础相对较差,日常授课经常需要多次重复,学生才能理解。文言文教学更是从2017年才开始,不仅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学校的本地老师也缺乏经验。如何把那些优美的经典篇章传授给学生?如何让他们更好理解诗词歌赋?
毕全亮没有简单地照本宣科。他观察到,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先把文言文转化成现代白话文,再转化成藏文来理解。但这样的转化既繁琐也难以领会到古文的精髓。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给了他启迪。藏族的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古诗文也都富有节律感,能否将古诗文“唱”出来?
收集整理歌唱古诗词的视频资源,再一点点教给学生,经过多次摸索尝试,毕全亮将古诗文授课变成“音乐”课。“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利用歌唱的方式,学生对古诗词记忆更深、理解更透,学习状态上也从“被传授”变成“主动学”,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愈发浓厚。
这样的创新与尝试在毕全亮的课堂上还有很多。针对学生不会写作文的问题,他采用“按格有序作文法”,让学生找到写作文的窍门;偏远地区学校缺乏教学资源,他便找到“后援”蓬莱教育系统,将蓬莱的优质教学资料打包发到西藏,让相隔数千公里的孩子们“同上一堂课”。
在毕全亮及山东援藏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学生们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2021年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高考成绩实现了历史性飞跃,重本率为43.41%,普本率为86.41%。2023年,高考语文平均分达到了83分,今年则是85分。
这样的提分,对当地学生来说是很大的进步。“这是我们援藏教师的骄傲,更是全体师生的骄傲。援藏期间,能实实在在为学生们做点事,我很高兴。”毕全亮表示。
日喀则有不少偏远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少,教育资源缺乏,毕全亮就通过送教下乡辐射带动更多学校。
仔细钻研高考真题,他为日喀则市拉孜县高中送去示范课,讲授了《标点符号易错点——问号和引号》,押中了当年西藏自治区的高考题;去海拔超过5000米的定日县扎西宗乡小学送教,他克服山高路险的困难,在只能睡在学校会客厅沙发的条件下,坚持送教20天。
上次援藏期间,毕全亮是该批次人员中送教下乡最多的一个人,行程超过1万公里。
不忘初心 将援藏进行到底
进藏数年,毕全亮在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在日常生活中也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日喀则一高是寄宿制学校,除了日喀则当地的学生,还有来自西藏其他地市以及青海、四川等省的学生,离家最远的学生来自两千多公里外的四川甘孜州,半年才能回一次家。
为更好照顾学生,除了在学业上关心他们外,毕全亮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给予关怀。怕学生吃不好,他就省下自己的水果、鸡蛋带给学生;放学后,他也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各自的困难和烦恼。每次回烟台,他更是会准备水果干、海鲜干品等各类特产。西藏缺少的学习资料,他更是尽力搜集。大包小包的特产下,是毕全亮的一片拳拳之心。
学生索南多布杰不明白如何填报志愿,毕全亮找出招生资料,结合学生情况一点一点分析比对,最终帮助索南多布杰解决了难题;学生格桑玉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但因家境困难影响学业,毕全亮牵线找到资助方,帮助她顺利毕业。
支教多年,毕全亮从“毕老师”变成“毕爸爸”,援藏干部和学生们的心也越来越近。
长年援藏,毕全亮感觉最愧对的是他的家人。平常,他会抽点时间和妻子视频聊天。可忙起来的时候,能互相发个表情包都是奢侈。有一年中秋,夫妻两人用视频中共同赏月的方式完成了团聚。
这些艰苦,都被毕全亮化为工作的动力,成绩单上的每一分进步,孩子们的每一点成长,都让他觉得弥足珍贵,“看着学生们的成绩越来越好,两地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有了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毕全亮认为,援藏支教,除了优质教育资源和方法理念的输送,还有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
学习过程中,他结合思想教育,言传身教,让鲁藏之间的情谊越来越深,为民族间的交流发光发热,以知识之光传递思想之光。
“我们援藏代表的是烟台、山东。既然来了,就是要发扬好老西藏精神,扎实做好工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对我来说,援藏没有结束,只要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做下去。”毕全亮这样说。
初审编辑:孙毅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