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孙毅
责任编辑:李波
编者按:今年全国两会提到“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日益成为各地区和企业转型升级的焦点。站在万亿级城市新起点,烟台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蓄力新突破?近日,烟台市国资委联合大众网烟台,特别策划了“国企董事长谈新质生产力”专题栏目,深入挖掘国资国企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实践案例和创新经验,展示烟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成果和前景。
大众网记者 王丽 烟台报道
今年6月,嫦娥六号探测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面在月球上格外鲜艳的国旗,使用了一种名为间位芳纶的纤维来“固色”。而这一技术,来自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企业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登上月球,再次显示了泰和新材在全球芳纶产业的龙头地位。从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到引领全球芳纶产业潮流,再到如今走入“无人区”,凭借对芳纶产品技术壁垒的攻克,泰和新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中国高性能纤维站上世界舞台,也一举成为国内在该领域的领军者。
以创新打破行业“内卷”
上世纪80年代,当时国内氨纶、芳纶需求完全依赖国外进口,严重受制于人。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1987年,泰和新材诞生;1989年10月,氨纶一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纽士达横空出世,填补了国家空白。
走过三十多载勇于创新、激情澎湃的岁月,泰和新材由最初单一的氨纶业务,发展成为横跨高性能纤维、特种纸、精细化工等多个产业领域的现代企业,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高性能纤维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我们来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其核心要素是创新。”谈及新质生产力,泰和新材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感触很深。多年来,创新驱动发展的基因已经深入泰和新材的骨血中,创新已经成为泰和新材骨子里的一种本能,致力于以新技术与新产品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宋西全认为,企业要敢于创新,以匠心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更多“中国智造”方案。
伴随着一项又一项技术突破,一个又一个设备研发,一次又一次打破垄断,泰和新材实现了从自主创新到技术引领的跨越。
根植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上的创新突破,使得泰和新材的产品与服务涵盖了纺织、医疗、信息、航空、交通、环保、应急等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关键性、基础性的支撑、保障和服务。
坚持科技兴企 以“质”谋变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从1到10”“从1到100”则是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商业场景和市场的过程。凭借对科技创新的不间断探索、实践和思考,泰和新材先后突破氨纶、间位芳纶、芳纶纸、对位芳纶等高性能纤维领域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4项国内空白,在全球首创了发光纤维、纤维锂电池、ECODY绿色印染等多项全球空白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不仅如此,泰和新材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32个创新平台,形成了一大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技术与产品,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国务院“科改示范企业”。
“在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跨界融合的大环境下,泰和新材作为中国高性能纤维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致力于以新材料、新技术引领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堆积创新能力建设,高强度地保持创新投入,建设高性能的研发平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未来产业布局。”宋西全说道。
“在新赛道上跑出新优势”,泰和新材还成立了安全防护和信息技术、绿色化工、先进纺织、新能源材料四大事业集群,正在围绕绿色制造、智能穿戴、生物基材料、绿色化工、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等六大新赛道深入布局,接连实现了锂电隔膜、纤维锂电池等7个项目突破,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动能。
目前,泰和新材有五项全球第一的产品,包括莱特美发光纤维、纤维锂电池、绿色印染、生物基芳纶、再生芳纶;有十项国内第一的产品,比如泰美达间位芳纶、泰普龙对位芳纶、民士达芳纶纸、芳纶涂覆隔膜等等,另外还有两项全球第二、两项全球第三的产品,在产品竞争力上呈现领跑趋势。
让纺织行业持续迈开“智”造脚步
三十多年来,泰和新材每一次的突破,都赢来了更大的舞台,烟台“智”造的脚步也愈加稳健。
“目前,纺织行业不断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科技创新引领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通过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宋西全介绍,泰和新材致力于通过堆积创新能力建设,高强度地保持创新投入,建设高性能的研发平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未来产业布局。
据了解,为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全面覆盖产品需要,泰和新材实施1+1+N布局,即“一个烟台研发总部+一个宁夏研发中心+若干联合实验室”,汇聚尖端技术人才,整合创新资源要素;投资建设研究院总部,以“增长极、赛马场”为定位打造“泰和梦工场”,与复旦大学、中科院兰化所、宁夏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组建6个联合实验室,建设化工合成、材料研制、应用验证、分析检测四大技术平台,构建“单体—聚合物—材料成型—制件加工—性能评价”一体化研发体系的布局。
不仅如此,泰和新材规划占地4500亩,围绕四大事业集群和六大创新赛道,建设五个产业园,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工程技术迭代,实施“高度相关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形成高性能纤维、功能膜材料、高端无纺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5条材料产业链和芳烃—芳纶、甲醇—氨纶、无机盐等3条化工产业链,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业新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泰和新材坚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打造了全球印染行业首个“绿色灯塔工厂”,实现了全球首创绿色印染技术产业化,比传统印染工艺节水80%、节电30%、节约蒸汽50%,降碳60%,助力中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并建设全球领先的化学纤维再生示范项目,先后投产了再生氨纶、再生对位芳纶、再生间位芳纶等行业领先装置,实现了从材料到材料的循环利用。
每一项成绩的背后,都是公司以科技体制改革破技术创新之难,力促创新成果不断提质增效的结果。
谈及泰和新材未来发展的布局,宋西全表示,未来,泰和新材将紧跟绿色、环保、舒适、安全、时尚、智能化等行业新的流行趋势,以新材料领域“卡脖子”产品为重点,不断研发出具有功能性、安全性的环保新材料,开发新产品,成为中国新材料行业的趋势引领者,建设行业领先、股东满意、员工自豪、社会尊敬的领军企业,为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初审编辑:孙毅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