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8月2日 星期六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微博账号

【第一眼】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4-03-20 09:20:00

烟台117岁老人杨明运辞世 为我省最高龄男寿星

  17日下午,横越三个世纪的山东省最高龄男子杨明运在烟台家中安然去世,享年117岁。百年人生中,杨明运经历坎坷,不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豁达的心态成为他长寿的秘诀,他五世同堂、个个孝顺的大家庭,也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
  
  86岁还当小区治安员
  
  18日一早,杨明运的家里安安静静,只有他的侄儿杨玉兴和侄媳吕玉珍在收拾着衣物。
  
  据杨玉兴介绍,杨明运生于1897年,祖籍河北唐山的他因为家里穷只能外出做童工。24岁来到烟台,杨明运先后当过盐场工人、厨师、搬运工。1957年他退休后主动找街道办,当起了看管自行车的小区治安员,一直干到86岁,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才辞掉工作。此后杨明运身体一直健朗,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因为长寿多次获奖。在他的窗边,鱼缸中一群金鱼怡然戏水,两只鹩哥增添不少生气,直到这两年,几次感冒让他身体变差,就连赏鱼逗鸟的力气也没有了。
  
  17日午休,杨玉兴比平常多睡了1个小时,到了3点,他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杨明运。“没想到,十来分钟他就去了,什么话也没留,光嘴角微微动了动,是笑着走的。”
  
  “伺候他一辈子也没够”
  
  “他这一走,家里变得空落落的。”回忆起老人生前,吕玉珍不再平静,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一旁的杨玉兴赶忙为妻子递上纸巾,让她别太难过。
  
  杨明运30岁时才结婚,妻子未生育儿女。不过杨玉兴从小就和他生活在一起。杨明运省吃俭用供侄子生活,侄子对他更是孝顺有加。更难得的是杨玉兴的妻子吕玉珍,她13岁嫁给杨玉兴,在这个家中生活操劳了70年,把杨明运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始终任劳任怨地照顾着。吕玉珍说:“他走了,我真的舍不得,伺候一辈子,也没伺候够。”
  
  这些年,吕玉珍的身体也逐渐变差,将照顾老人的重任交给了儿女们。吕玉珍的女儿每日为杨明运擦身子,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儿子更是为了照顾老人辞去了工作,整日守在家中照顾。
  
  长寿全靠心胸豁达
  
  “宋朝建立者赵匡胤,喜爱武艺,他的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杨明运113岁时,仍然能完整地讲述当年听过的评书,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听书讲故事。年轻在制盐厂工作,一到没活的时候就去附近说书的地方听评书,直到退休热情也有增无减。
  
  杨明运兄弟四个,他排行第二。杨玉兴介绍说,父亲和几位大伯都曾经是船员,由于大伯杨明运晕船,后来来到烟台做苦力,没想到他活得最长。
  
  在杨玉兴看来,心胸豁达是杨明运长寿最重要的原因。老人性格好,一辈子没有打过架,结婚后夫妻没红过脸。“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责罚过我们,心态平和才能如此长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纪虹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