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亓是济南大学国际经贸专业的大三学生,今年暑假和很多同学一样,他没有回家而是留在济南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暑期培训。 “没办法啊,现在就业压力太大,趁着还有时间多拿个证书,为将来找工作加个筹码。”小亓想参加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放假前交了1000多元学费,将来考试还要再交上千元。 “只是感觉多一个证书就多一点信心,就业时能不能用到还不知道呢。”小亓现在手上已经有几个证书,去年考计算机二级,他也参加了培训,报名费、教材费加上买光盘,花了五六百。 像小亓这样在“证”界打拼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记者在某驾校看到,大学生是目前驾校的“主力军”。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小王说,如果顺利考下驾照的话,估计至少也得花费四五千元吧。小王还告诉记者,假期里同学大部分都没闲着,拿出几百至几千元不等的钱去考雅思、韩语、日语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都不少。 各类培训机构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在很多高校,记者看到,各类培训广告贴满了告示栏:“只需600元,我们将提供一条龙服务,保证通过率达到90%。”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的小张告诉记者,学校里发广告的各类证书培训考试不下80种,最短的大约只要培训4天就可以参加考试,考完了,学的什么也就忘光了。但大家都考,自己不考心里没底。 同学们花这么多钱考来的证书真的那么管用吗?今年毕业的山师大学生小李说,自己手里也有不少证,但用人单位只看了英语四、六级这种基础性的证书和专业课成绩,其他的问也没问,反正最后要参加用人单位考试才能被录用。从记者参加的人才招聘会上看,用人单位普遍对证书不“感冒”:现在证书太多、太杂,很多都不清楚是那里发的,含金量不高。有关人士认为,大学生考证充电无可厚非,在自我定位、职业规划明确的基础上,适当考取那些比较过硬、和自己专业相互补充的证书,但不宜贪多,盲目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