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2009 > 健康2009健康快讯

乌海实现市民“微”平台上“指尖问政”

来源:中国医药报   编辑:   2014-10-21 09:34:00   作者:

原标题 [乌海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立足本地实际,改进监管方式,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引导公众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实现市民“微”平台上“指尖问政”,激发社会各方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热情……社会共治格局正在乌海逐渐形成。

  贴出一张笑脸

  督促企业诚信经营

  在乌海不论是就餐还是购药,走进餐饮店或药店总能看到一张颜色不同、表情各异的圆脸,提醒消费者注意这家店铺的信用管理等级,从而做出是否在此消费的判断。从去年开始,乌海市对全市餐饮单位和药品零售企业进行信用评定和分级管理,制作统一的信用管理公示牌,将企业迎检情况和年度信用情况分别与大笑、微笑、平脸三种卡通形象及“A”、“B”、“C”三个级别对应,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实现动态管理、升降有序。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完成餐饮服务单位等级评定1900余家,占全部餐饮服务单位的90%以上;完成药品零售企业等级评定268家,覆盖率100%。

  在此基础上,乌海市局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餐饮示范街和星级示范药店创建工作,指导帮助餐饮单位和药品经营企业改善经营条件,提高管理水平。目前,乌海市已有6条街道被评为餐饮示范街,105家餐厅和21家药店被评为示范单位,有力地带动餐饮、药品零售行业健康发展。

  制播一档节目

  引导公众健康消费

  今年5月,乌海市首档食品安全综合性电视节目《民以食为天》在乌海电视台正式开播。节目中“名厨推荐健康菜品”、“健康姐姐教你如何选择安全食材”、“小助手讲解生活百科常识”、“观察哨”等版块的内容契合公众需要,展现乌海市的地方饮食特色,其中“观察哨”版块及时发布监管部门最新消费警示和安全动态,在引导公众健康消费的同时,也拉近了监管部门与群众的距离,为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民以食为天》节目每周1期,至今已播出22期,开播以来关注率、收视率稳步提升,已收到群众来电来信100多条。该节目也根据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充实内容,使之更贴近群众生活需要,引导群众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和监管动态。

  开设一个平台

  实现市民“指尖问政”

  针对移动终端全面普及,移动网络受众大量增加的情况,今年年初,乌海市局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通了微博、微信等“微”服务平台,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站连通,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导向,以争取群众参与为动力,科学设计交互界面,精心挑选、编辑信息内容。市民只要通过微信关注服务平台,即能查看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状况,实现“指尖问政”。乌海市局还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与“微”平台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微”平台互动性强、快捷灵活的特点,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回应市民关切,让市民分享食品药品监管中的点滴变化,激发市民支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运行半年多来,乌海市食品药品“微”服务平台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和支持。平台累计发布安全预警、科普知识等信息520多条,关注人数达3000多人,发布信息被分享8800余次,阅读量突破18万人次,监管部门在线处理群众咨询、举报600余次。

  设置一批站点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与其他部门相比,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成立时间短,专业性较强,很多群众对其职能职责不够了解,容易造成误解。为解决这个问题,乌海市局以创建社区“饮食用药科普宣传站”为支点,在社区(村)聘请食品药品协管员,健全完善社区联系、投诉举报奖励、质量公告、风险监测、宣传引导等五项制度,使执法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下基层、下社区、下企业上,多了解基层情况,倾听百姓心声,征集违法案件线索。

  另外,乌海市局组织人手专门编写了面向社区的《饮食用药安全知识读本》,印制宣传海报,深入社区开展了“树一块牌子、做一个专栏、贴一张海报,放一条公益视频”的科普宣传活动,为社区群众讲解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解答群众疑惑,做到与群众关系不生疏、咨询有解答、投诉能处理、预警早通报、案件全处理,把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社区宣传站点18个,聘请义务协管员、信息员100余人,成为监管部门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初审编辑:胡昌辉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