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抗癌 重视早期筛查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8-04-16 17:16:00
烟台山医院多学科会诊为肿瘤患者科学治疗
大众网烟台4月16日讯 (通讯员 叶杏 守林 国杰 记者 焱培) 今年4月15—21日是第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烟台市抗癌协会会长、烟台山医院副院长张恩宁指出,近年来,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得益于一癌症早期筛查的不断普及,二是先进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技术。
早期发现,早期进行规范治疗,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张恩宁会长建议市民定期进行肿瘤筛查,出现症状及早就医,对于已确诊肿瘤的患者来说,不要谈癌色变,要科学应对,特别是中晚期患者,要把肿瘤当做一种慢性病,消除恐惧,规范治疗,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早期筛查可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恶性肿瘤对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很多人谈癌色变,甚至有很多患者是被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和对癌症的错误认识打垮的。其实,现在肿瘤的治愈率在上升,患者的生存时间在延长,生活质量在提高。过去30年来,肿瘤的治愈率不断提高,有些甚至提高了近一倍。因此,只有了解肿瘤的科学防治知识,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才能有效地对抗肿瘤。
早期筛查是提高肿瘤治愈率和生存期的关键,张恩宁会长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B超检查,每1-2年进行乳腺钼钯检查,以早期发现乳腺癌。21岁到65岁的女性要做宫颈涂片和HPV检测。 这两项筛查可以有效地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及时干预,阻断癌症的发展。
结直肠癌常规的筛查是肠镜,从50岁开始就应该进行肠镜筛查,不分男女。筛查对预防结肠癌至关重要。特别是自己或者直系亲属有过息肉或者是结肠癌、患有炎性肠道疾病、患有APC或者HNPCC综合症的人群在50岁之前就开始筛查。
有重度吸烟史、现在仍在吸烟或者是在过去15年内戒烟、55岁到80岁之间的高危人群应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最好的降低肺癌风险的方法是戒烟并且避免二手烟。肺癌筛查绝对不能代替戒烟。美国肺癌死亡率的下降跟60年代开始的控烟运动、公开场合全面禁烟、提高烟草税等努力密切相关。张恩宁会长提醒广大吸烟者,戒烟可以降低自己患癌、患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可避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吸“二手烟”。
肿瘤是一种慢性病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中晚期恶性肿瘤并且出现转移癌就等于收到了一份死亡判决书,甚至很多人在获知出现转移后放弃治疗、消极等待,结果导致疾病迅速进展。实际上,中晚期癌也并非不治之症,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患者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甚至可以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烟台市抗癌协会会长、烟台山医院副院长张恩宁告诉记者,“带瘤生存”是当前中晚期癌症一种务实的治疗方法,将“带瘤生存”当成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糖尿病人长期服用降糖药一样去理解,消除病人的过度担心甚至是恐慌,更有利于治疗。
81岁的徐先生因出现小便淋漓不尽,伴有腰酸背痛,来到烟台山医院就诊。查肿瘤指标PSA显著升高。核磁共振扫描考虑前列腺肿瘤,全身骨扫描显示多发骨异常,经进一步穿刺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徐先生在获知前列腺癌骨转移后情绪极为低落恐慌。经医生和家属的耐心开导,徐先生得知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绝症,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也可活得好、活得久。
张恩宁副院长为他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进行雄激素阻断疗法配合局部放疗,一个月以后生化指标下降,排尿也顺畅了,腰背痛症状也逐步消失,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5年过去了,徐先生现在仍坚持服药,而且日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相关链接:
肿瘤的早期信号有:
1、肿块。身体任何部位如皮肤、颈部、乳房、腹部、骨骼等出现的肿块,皮肤颜色一般正常,一般不痛不痒。
2、黑痣或疣的突变。黑痣或疣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渗液、溃烂出血或变粗糙,局部瘙痒不适等。
3、溃疡久治不愈,包括胃溃疡。
4、呛咳、血痰,不明原因的咳嗽、痰中带血,经治疗不见好转或反复发作,可伴有轻微的胸痛。
5、进食不畅。吞咽时食道有异物感或阻塞感,或感到胸骨后闷痛,这些症状逐渐加重。
6、食欲减退。上腹不适,进食后上腹胀闷,或有不规则的疼痛。
7、大便带血,伴随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形状改变如变细、变形。
8、无痛血尿 、排尿不畅。
9、鼻塞、鼻腔分泌物带血,有时可伴有头痛、耳鸣、听力减退。
10、女性白带增多或异常出血。
11、长期低烧,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排除感染性疾病,且治疗无效的。
12、疲乏、消瘦。不明原因的疲乏或短期内体重下降明显。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