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2009 > 本地新闻

白大褂:患者理解是医生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编辑:   2016-11-16 19:02:00   作者:

  编者按:为还原烟台市各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真实工作状态,让市民了解医护人员工作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烟台大众网开设了“走进医院 走近白大褂”栏目,以加深市民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了解,搭建和谐医患关系新桥梁。急诊是一个医院的窗口,也是医务人员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急诊科,揭示医院急诊科医生的日常。

滨医烟台附院急诊科主任姜善红带领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学习

急诊外科医生张西兵接诊患者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急诊科分为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内、外科各配备两名医生,每24小时一班。在科主任姜善红的带领下,急诊内科医生张楠、路新磊,急诊外科医生张西兵等众多医务人员,奋斗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第一线。

  一名急诊医生的幸福感无法替代

  “我们每天早上7点45分进行交接班,若当时正有患者需要抢救,则要在抢救结束后,才能结束工作,与下一班次的医生进行交接。”急诊内科医生张楠告诉记者,如果正赶上路程较远的出诊任务,可能会延迟两个多小时,才能交班。由于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两人在家庭上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多亏了老人帮忙。对此,张楠充满了愧疚。

  “我从小体弱多病,经常往医院跑,看到医生帮助患者祛除病痛,觉得很神圣,于是也走上了从医的道路。”不知不觉,成为一名急诊科医生已经3年,张楠告诉记者,急诊科医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有出诊的时候才是忙碌的。医生在承担出诊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院内急救的相关工作。而在没有急救任务时,则要汇总档案,填写患者疾病报告卡。此外,与每一名医务工作者一样,急诊科医生同样需要抓住一切时间学习,掌握更先进的医疗技能,为患者服务。

  “虽然很辛苦,当每当成功抢救一个患者,那种幸福感和自豪感是无法替代的。”张楠告诉记者,那是他刚到急诊科的时候,一名患者因剧烈腹痛到医院就诊,当时患者面色苍白。医务人员立即将他送往抢救室,而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突发室颤,意识丧失。医务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除颤治疗,而患者意识也逐渐恢复。之后,专家团队及时为他进行了抗血栓治疗, 开展冠脉造影支架术,抢救效果非常好。

  与张楠同一班次的急诊内科医生路新磊,是今年7月1日从心血管内科轮转过来的。滨医烟台附院坚持这种轮转制度,一方面可以加强急诊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其他科室医生的综合诊断能力。“与专业科室相比,急诊科面对的患者更杂。拿急诊内科来说,除心内科相关疾病外,还有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方面的疾病,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面对患者,能够快速分诊。”路新磊告诉记者。

  “之前在脊柱外科工作的时候,各项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而在急诊科,这一秒还是平静的,下一秒可能就要出诊,抢救危重患者。”急诊外科医生张西兵告诉记者。与路新磊的情况类似,张西兵是从脊柱外科轮转过来的。作为一名急诊外科医生,张西兵每天面对的患者多为骨折、出血等。张西兵表示,这种患者情绪一般比较激动,在为他们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外,还要注意安抚他们的情绪。很多患者对于医生开单、填写病历等程序不理解,也需要和他们做好沟通。

  患者理解是强大精神支柱

  滨医烟台附院急诊科主任姜善红于1990年从医,至今已有近30个年头。期间,她历经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等多个科室,并于2001年—2002年外出进修急诊科相关工作,之后便一直负责医院急诊科工作。“刚从事急诊工作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超声、没有心电图,医务人员提着笨重的箱子赶赴现场进行急救。”姜善红告诉记者。

  在姜善红的带领下,滨医烟台附院急诊科成绩斐然,在2011年烟台市卫生计生系统急救技能大练兵、大比武中获二等奖,在2013年烟台市卫生计生系统急救技能大练兵、大比武中获特等奖,在2015年烟台市卫生计生系统急救技能大练兵、大比武中获一等奖。“医院领导十分重视急诊工作,在人员及设备配置上给予科室很大的支持。同时,我们科室还积极开展培训、教学,每周拿出2—3小时进行集中学习。此外,定期安排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姜善红介绍,滨医烟台附院作为滨州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医、教、研并重,为人才的引进也提供了便利。

  医院急诊科布局合理,提供一体化服务大大方便了患者就诊。“10月1日,一名43岁男子因胸闷、背痛、胳膊疼,由家人开车送到急诊科就诊。因为提前给医院打过电话,所以当患者到达医院时,医务人员已经做好了迎接准备。这时,患者已经出现心脏骤停、室颤等情况,医务人员及时对其进行除颤,直至患者恢复心跳。”姜善红介绍,之后患者被送至心内科,并被诊断出心梗。由于抢救及时,患者康复状况良好。

  “16年的时间里,我尝遍了急诊工作的酸甜苦辣。都说医者父母心,然而在生活中,我却并不是一个好母亲。”姜善红告诉记者,由于繁忙的工作,自己鲜有时间陪伴孩子,更不用说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既然选择了急诊科的工作,也就是选择了付出和奉献。而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则是医务人员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记者 曹平

初审编辑:胡昌辉
责任编辑:石语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