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房产首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首页 | 新闻 | 烟台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便民 | 女性 | 汽车 | 房产 | 健康 | 图片 | 论坛

房产首页 | 房产新闻 |置业锦囊 | 房产政策 | 房产金融 | 房产精英 | 家装资讯 | 建材信息 | 金牌设计

 

您的位置:房产图片新闻

2006房地产百强排名

  2006-06-06 15:31:35

   华东百强企业的席位较去年下降11席,华北、华南则分别上升了2席与8席,区域分布变化显著,反映了各区域房地产企业2005年经营业绩的消长

    2006年的房地产百强企业中,华东占28席,华北29席,华南26席。其中,华东百强企业的席位较去年下降11席,华北、华南则分别上升了2席与8席,区域分布变化显著,反映了各区域房地产企业2005年经营业绩的消长。从销售额分布来看,华北、华南、华东三大区域的房地产百强企业占据百强的绝对优势地位。2005年三大区域的房地产百强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883.42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26%,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房地产百强企业实现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分别是5.78%、4.51%和3.97%。

    百强企业规模:更大、更强、更集中

    房地产百强企业2005年总体资产规模水平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一批“旗舰”房地产企业。总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7家,资产总额达2034.2亿元,占百强总资产规模的33.45%,其中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合并的形式以超500亿的总资产规模位居榜首。综合实力TOP10企业于2005年实现销售额686.62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2%;2004、2003年销售额分别为505.46亿元、356.79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87%和4.65%。2005年综合实力TOP10企业的销售额较2004、2003年分别增长了35.84%、92.45%,市场份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房地产资源逐渐向10强企业集中。

    百强企业土地储备:后劲十足

    2005年房地产百强企业共储备土地面积40210.7万平方米,其中土地储备面积在100万~500万平方米之间的企业有43家,占比最大;土地储备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9家,与去年相比多了4家。以万科为例,2005年它的新开工面积超过260万平方米,按照这样的新增开发规模,它目前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可维持3年的滚动开发,持续开发潜力强劲。房地产百强企业在规划建筑面积上也有不错表现,总面积达28313.1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7家,规划建筑面积在100万~50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36家,占比同样最大。

    百强企业利润:稳中有增

    TOP10研究组通过对房地产百强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基础经济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百强企业2003~2005年3年平均的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分别为7.83%、18.68%、17.4%。其中2005年房地产百强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低于5%的企业最多,共有33家;净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利润率在10%~20%区间的企业占据百强最多席位,分别有20家和38家。从房地产百强企业的净利润绝对值分布来看,净利润低于1亿元的房地产百强企业占比最大,但该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净利润低于1亿元的企业占百强的42%,远低于2004年52%、2003年66%的比重。从净利润高于1亿元的房地产百强企业分布状况来看,2005年占比为58%,较2004年48%、2003年34%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外,房地产百强企业2003~2005年的资产负债率为分别为66.35%、65.67%、63.84%,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增强,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提高。

    百强企业纳税:数额巨大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的数据显示,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每年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与所得税多在千万以上,2005年纳税总额达190.7亿元。其中:2005年房地产百强企业纳税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50家;纳税额在3亿~5亿元之间的企业有5家;纳税额在5亿~1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7家;还有两家大型企业纳税额突破了10亿元(万科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和所得税总额超过了14亿元)。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根据2005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集团)各项指标(规模性指标、成长性指标、盈利性指标、社会责任感指标),综合评价产生了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其中,万科与中海凭借各方面的优秀表现并列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一名。具体排名如下表。

    综合实力10强企业在经营上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的特点。万科以城乡结合带的大众住宅项目开发作为核心业务,2005年积极通过股权合作方式增加各地土地储备,增强了企业的持续开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中海2005年6月分拆其建筑业务,表明了专注房地产开发的决心;恒大地产通过与各大知名品牌建立战略供应联盟,强化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收益;合生创展往往选择城市中有发展潜力的大宗土地,依靠大规模开发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综合实力10强企业通过项目收购、参与土地拍卖、合作等不同方式,增加企业土地储备,跨区域扩张趋势明显。保利地产通过项目收购、参与土地拍卖等使其土地储备面积一跃达到1000万平方米。复地2005年有选择性地进入北京、武汉等地市场,新增土地储备超过150万平方米。招商地产2005年在全国9大城市共有18个项目启动,产品既有高级租赁业务和高档写字楼,也有中高端住宅项目。大华集团立足上海,拓展到南京、武汉、马鞍山、沈阳等地,以住宅开发为主业,努力开拓商业地产市场。绿城的产品以面向中高收入居民的优质住宅公寓和别墅为主,业务拓展至北京、上海、长沙广州等15个城市。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

    排名 企业名称
     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3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4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7    大华(集团)有限公司 
     8    绿城集团 
     9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0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规模TOP10”

    规模10强企业总资产规模高达1866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资产规模的38.1%;总销售额为499.4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销售额的31.63%、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65%;房地产投资总额达598.3亿元,占百强企业总投资额的38.59%、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74%;施工总面积为2916.6万平方米,占百强企业总施工面积的33.76%、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7%;竣工总面积为809.8万平方米,占百强企业竣工总面积的28.68%、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21%。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居规模第一。

    规模10强企业数据显示,其各项指标均在百强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总资产规模超200亿元的企业就有6家,其中首开以超过500亿元的总资产规模独占鳌头,中海、鲁能、万科、上海城投、上实地产依次居于次席。2005年并购重组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首开、万科通过并购重组不仅获得了总资产的扩容,更是从投资能力、土地储备等方面进行了优势资源的整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从规模10强企业性质来看,大型国有企业占据着绝对优势。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规模TOP10

    排名  企业名称
     1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3  上实地产 
     4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5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山东鲁能置业集团公司限公司 
     6  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7  上海城投置地有限公司 
     8  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9  上海农工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0 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能力TOP10”

    盈利能力10强企业的净利润总额达67亿元,其中中海、万科、合生创展、保利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5亿~10亿元的企业有2家,1亿~5亿元的企业有4家。2005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巩固了盈利能力的领先地位,净利润超过16亿元。盈利能力10强企业的3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8.36%,净资产收益率为20.47%,销售利润率为18.99%,三项指标均高于百强企业平均水平。其中,中海、万通、合生创展、万科、首创、南京栖霞、三盛宏业的总资产收益率波动幅度在6%~10%之间,表现较为平稳;而上海复地、大华则受上海楼市的影响,2005年的总资产收益率较前两年出现较大的下降,反映了企业利润总额的下滑情况。盈利10强企业在主营产品方面特点突出,有以开发中高档住宅为主的,如中海、复地;有以开发经营商业地产为主的,如万通和保利。

    此外,盈利能力10强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03~2005年间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较2003年出现了4.22%的负增长,2005年较2004年则出现了19.27%的负增长,结合盈利能力10强企业的总资产、净利润及逐年下降的资产负债率(2003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7.28%,2004年67.25%,2005年57.27%)可以看出,盈利能力10强企业负债比重的减少导致净资产增加,净利润的增长速度慢于净资产的增加速度,造成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逐步下降,反映了盈利能力10强企业对举债开发依赖程度的减弱和多渠道融资能力的增强。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能力TOP10

    排名 企业名称 
     1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2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3   上海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5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6   SOHO中国有限公司 
     7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8   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1  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成长性TOP10”

    成长性10强企业在销售额、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三项指标的增长率上均占有较强的优势,其中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上的增长优势突出。这说明成长性企业不仅在销售总量规模上有较强的增长率,而且更突出的特点是这些企业盈利能力的成长性很强。成长性10强企业2003年到2005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49.58%,高出非TOP10百强企业31个百分点;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率为56.01%,高出非TOP10百强企业27个百分点;销售额的三年平均增长率为58.36%,高出非TOP10百强企业9个百分点。沿海绿色家园、重庆金科、武汉福星惠誉,江苏新城的销售额与主营业务收入成长特点显著,其三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在70%以上、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达80%以上。

    成长性10强企业的土地储备面积为4713.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626万平米,分别占百强企业的23.19%、29.45%。上实地产作为2006年房地产百强企业的“黑马”,拥有13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面积和1000多万平方米的规划项目建筑面积,以雄厚的实力跻身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成长性TOP10的榜首。山东鲁能和阳光100也具有较大的土地储备面积,规划项目建筑面积较大的企业则有山东鲁能、宁波银亿和阳光100。其中,阳光100依托全国品牌的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从一线到二线城市的大规模开发。

    200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成长性TOP10

    排名 企业名称 
     1    上实地产 
     2     北京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3    沿海绿色家园有限公司
     4    山东鲁能置业集团公司 
     5    江苏新城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6    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    重庆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8    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 
     9    武汉福星惠誉房地产有限公司 
     10   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 
     11   上海中融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李辰雨         

上一篇:众家为东方巴黎把脉

下一篇:合格住宅至少为B级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搜索

·房地产保险

·基价

·本票

·挖顶

·拆迁

·地政

·飞地

·露台

·楼花

·订金

·进深

·层高

·定金

·净高

·开间

·户地图

·第一步:准备工作

·第二步:挑选房源

·第三步:市场考察

·市场考察之看广告

·市场考察之看房展

·市场考察之看楼书

·市场考察之看房

·第四步:商家过招

·卫生间之装修宝典

·采暖省钱有四招

·签装修合同注意四问题

·七招鉴别老家具

·沙发挑选的3条法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