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房产首页

  2025年7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 | 烟台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便民 | 女性 | 汽车 | 房产 | 健康 | 图片 | 论坛

房产首页 | 房产新闻 |置业锦囊 | 房产政策 | 房产金融 | 房产精英 | 家装资讯 | 建材信息 | 金牌设计

 

您的位置:房产新闻

住宅是中国的“硬通货”? 泡沫早晚都要破灭!

  2006-03-17 18:05:10

    当人们的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有一部分资产并不直接投入到一般的物品市场,而是进入资产市场(股票、债券、房地产)。房地产本质上是实物,但更多地被看成一种资产。人们认为房地产可以保值,所以进行购买。而且,这几年只涨不跌的房价,更坚定了人们房产可以升值的信心。

    从更深的意义上讲,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职业的不稳定,周围制度环境的变化莫测,都可以形成对未来的恐惧感。同时,市民投资渠道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通过积攒一套或几套房子来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而大行其道的炒房热则起到了“示范”作用。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现在买房子的主要是有房的人。根据有关方面的数据,在长三角部分城市,投机性购房大约占20%左右,少数区域个别楼盘甚至占60%以上,远远超出了10%的国际警戒线。甚至出现了在同一楼盘中,首期房产购买人因第二期开盘价走低,而状告开发商的咄咄怪事——南京紫鑫中华广场二期开盘较首期降价近千元,结果就让已经购房的老业主感到:自己先买的首期高价房吃了亏。于是,10多位已经购房的老业主要求开发商补偿差价。业主们提出:“开发商用首期老业主的钱盖房,二期怎能降价销售损害老业主的利益呢?”然而开发商却认为:业主误把自己当成了股东。业主和开发商只是买卖关系,好比开发商如果欠债,肯定不能让业主去还。买卖按合同办事,开发商没有义务补偿差价。“如果你今天在商场买了一件衣服,第二天就打折了,你能要求商场补还差价吗?”面对房价打折后部分业主的退款要求,杭州的一位开发商如此反问道。看来,疯狂的房市也要加上一句警告了:房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和股票市场一样,存在重大制度缺陷。其表现有二:其一,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一样,是一个权力介入型市场,权力资本的作用超过了其他资本,产品市场化而要素市场化不对称,导致了住房市场畸形以及价格居高不下;其二,迄今为止,地方政府发展房地产业更多是迫于财政支出的压力,出于追求短期政绩的冲动,这一点与当年发展股市只是迫于企业融资压力、迫于为国有企业脱困圈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上个月,央行发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分析道,房地产贷款中存在风险。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不良率较高;另一方面,按揭贷款可能出现风险。尤其是一些波动性比较大的行业,比如证券从业人员,原来年收入有10万,可能现在只有1万-2万了,而在贷款时他们没有估计到这一点,南京多家银行称,目前证券从业人员的房贷,的确已经发现部分逾期的苗头。另外,贷款风险是与房地产市场波动密切相关的,目前房地产市场虽然有一些调控,但是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所以房贷暂时看不出什么风险,但这不等于没有风险。事实上,房价畸高极大地加大了国内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根据最新统计,在宏观调控下,尽管房价还在继续攀升,但一路上扬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了滞胀现象。滞胀的原因之一是供给扩大了。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全市上半年仅新建房源就达到400多万平方米,而下半年上市房源还会进一步增加。2005年南京市新建商品房上市总量约将达到1400万平方米。位于南京龙江小区的某高档楼盘,因为房价高达每平方米8000元,今年上半年仅售出一套房子。这甚至让炒家也感到了压力。近日,南京市房管局产权市场处公布的一份7月份的期房退房公告显示,退房数量从上月的24套猛增到42套!业界人士认为,长三角房价下跌已为时不远。

    笔者认为,我国房地产价格总体已经开始“起泡”。一些地区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引爆泡沫的导火线可能有以下几条:美元见底,资金回流;欧洲经济持续恶化,引爆当地房地产泡沫,多米诺效应殃及中国乃至全球等等。另据建设部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4.97平方米,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等收入国家平均20.1平方米的水平。综合考虑人均住房面积改善和住房自然折旧两个因素,2005年和2006年全国商品住宅市场将会出现供给和需求大体平衡(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局面,住房必将回归其居住功能,弱化其投资功能。那种将住房作为“硬通货”的投机行为,可能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世界上决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价。很显然,虽然中长期房价走势还难以预期,未来泡沫的演变亦需研究,但随着宏观调控的步步加深,总需求的回落,超低利率支持的房市虚假繁荣已经走到尽头。(顾列铭)

新华网         

编辑:李辰雨         

上一篇:房地产业回报率超20% 其发展对银行存在高风险

下一篇:外资占我国房地产市场15% 专家称其高的离谱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搜索

·房地产保险

·基价

·本票

·挖顶

·拆迁

·地政

·飞地

·露台

·楼花

·订金

·进深

·层高

·定金

·净高

·开间

·户地图

·第一步:准备工作

·第二步:挑选房源

·第三步:市场考察

·市场考察之看广告

·市场考察之看房展

·市场考察之看楼书

·市场考察之看房

·第四步:商家过招

·卫生间之装修宝典

·采暖省钱有四招

·签装修合同注意四问题

·七招鉴别老家具

·沙发挑选的3条法则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