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以五位一体模式构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4-09-11 11:3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毕俊娜 王博 徐亮

  编者按: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树立大治理观,创新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物业协同、信用融合、网格支撑的“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理念,不断凝聚基层治理工作合力、丰富基层治理举措、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深化、全面提升,为助力“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大众网通讯员 毕俊娜 王博 徐亮 烟台报道

  党建引领更加有力,全市“大治理”格局全面成势

  建立市级到网格上下贯通的五级组织体系,进一步发挥社区大党委在区域党建中的串联作用,提升社区书记头雁引航力,推动生活圈向生产圈服务赋能,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居民解难。实施“威雁竞飞—头雁领航”行动,累计举办书记论坛15期,选拔优秀社区书记外出跟班学习10余场次,同香港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以及北京、成都社会组织联协等组建平台社区人才专家库42人,深化拓展丰富社区“赛马打擂”工作机制,归纳总结经验案例,形成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的“工具书”,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提供坚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撑。指导社区聚焦双职工家庭寒暑假带娃负担重等情况,链接各类社会资源与“社区金牌合伙人”,打造“家门口”的暑假课堂,破解暑期“托管难”问题,解决生活圈后顾之忧,赋能生产圈高质量发展。

  居民自治更加高效,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全面提升

  大力倡导“家·社区”理念,打造城市社区“荣归故里—邻里会客厅”,全面推动社区治理向居民自治转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线下,优化社区党群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网格驿站、户外长廊、楼宇小院、物业等空间资源,营造323处社区“邻里会客厅”。线上,梳理规范“社区—网格—楼宇”三级微信群,打造5808个“线上会客厅”,开展“家园献策”“书记约茶”“荣归故里下午茶”“中医把脉义诊”等各类活动700余场次,协商解决各类问题1700余件次。指导青山、河东等社区打造居民自治幸福小院,引导群防群策,让居民自己做主门前事,真正实现邻里“小事楼宇相互理解,大事网格协商化解,难事社区联动调解”,推动邻里情感更加融洽,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更加强烈。

  物业协同更加深入,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更有保障

  直面民生焦点热点问题,推动物业、居民双向支持双向理解,营造“灯火可亲”物业协同社区治理氛围。创新“红色物业大家谈”“三亮三比”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发布物业巡礼,每月发布物业工作总结、开展议事协商等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820余场次,协商解决问题3280余件次,推送各类自治案例320余件,极大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先后指导社区通过分层分类、分批推进等举措,破解物业失管、物业选聘等民生关切问题,探索实行“社区+合作社领办”、市场化选聘、“诉求点单+志愿服务”等多种契合社区特点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分批解决了8个小区的物业服务问题,另有30个小区陆续启动物业服务引进程序。

  信用融合更加紧密,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更足更强

  在威海市内首创社区级信用体系,将诸如楼前清雪、邻里互助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200多项指标纳入居民信用管理中,年底根据社区级信用积分参与“信用星级主体”的评选,转化为市级信用奖励,实现社区和市级信用的转化共融。截至目前,累计收录城市社区信用信息53.7万条,全市60个城市社区信用指数(去重参与人数与人口基数比值达35.1%。指导社区根据自身治理需求,精准设计志愿服务岗位,积极发动居民骨干发挥邻里纠纷调解、安全源头巡查、政策宣传解读等作用,对居民开展“组团式服务”。目前平台已有实名注册志愿者超10万名,占城市居民比重达30%以上,年内开展志愿活动2万余场次,累计社区志愿服务时长达60多万小时,培育出青山社区“幸福里1号院”、河西社区“信用商家联盟”、河东社区“院落治理3.0”、凤舞社区“千千解信用大集”、玉兰社区“玉兰直播间”等优秀社区合伙共治工作法,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整体水平在全国县级行政区中长期名列前茅。

  网格支撑更加坚实,基层治理网更加牢固、更加可靠

  建立健全“4+1+N”的社区队伍架构,创新实施“1211向前一步”工作法、“敲门问需+红色手账”“吹哨报到+联动处置”“反向比对+分析研判”网格三项机制,配套建设智慧社区平台,让社区为民办事更有能力、更有底气。选优配强60名社区书记头雁,先后2批招录290人配齐社区工作人员至609人,择优选拔楼长6800余人、单元长1.6万余人,招募培育小巷管家5400余人,动员下沉服务人员3300余人,实现一网格一固定联系人,形成全覆盖的队伍体系;全面落实社区早晚例会制度,明确“三必报三要讲”,轮流吸纳楼长单元长旁听;推行网格例会制度,定期邀请社区书记参会,畅通网格长、楼长、单元长交流渠道,创新“顶楼管家”“硬核社区通”“我家党员”等居民自治的组织形式和共治模式,为基层自治持续赋能。社区通过日常走访录入,收录34.4万名居民人房车等110万条信息,线上生成居民拓扑图,实现居民精准“画像”,建立社区“全息库”“重点库”,为领导决策、居民服务提供强大的“智慧大脑”支撑。去年,社区巡查上报社区网格事件30余万件,提前处置矛盾风险隐患3.4万余件,城市社区网格有效预警率为45.8%,较去年底提升6.6%。

初审编辑:蔡云飞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