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铁开通倒计时 烟威青打造半岛一小时生活圈
来源:烟台日报 编辑: 2014-11-18 08:43:00
烟威青三城一体,一小时生活圈提升烟台宜居价值
在上海工作的烟台人王炜,每年春节回家都要“扒层皮”:“坐飞机吧,孩子太小,而且航班票价基本不打折;坐金华西出发的火车吧,票难买不说,
车上又慢又冷,一整天太难熬;坐长途汽车吧,带不了多少东西,车上人挤人不安全,颠簸一晚上根本睡不着。”无奈之下,王炜买了一辆私家车,但近6万元的牌照费用不说,每逢节假日沪宁杭高速收费站绵延数十公里的堵车长龙,依旧令他倍感焦急和无奈。
今年春节,王炜回家再也不必如此折腾,他只要坐上从上海南站出发的高铁,从京沪高铁进入胶济客运专线,再从即墨站转入青荣城铁,便可一路畅通无阻地回到家乡,全程不过8小时。按照即将于12月10日实施的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计划开行10对动车组列车,其中包括3对G字头列车,分别为北京南到烟台1对、北京南到荣成1对、上海虹桥到荣成1对;增开管内D字头列车7对,分别为济南到烟台1对,济南到荣成2对,济南西到荣成1对,烟台到荣成3对。按照该计划烟台站,将有5对始发动车组,其中包括至北京、济南各1对,烟台至荣成3对。这也就意味着,烟台通过青荣城铁,并入全国高铁网络已进入倒计时。
在青荣城铁实现烟威青“1小时生活圈”同时,烟台到全国各大城市的时间和费用,也被前所未有地缩短:去济南可在烟台南站上车,在即墨北站进入胶济客运专线,跨线驶入济南,全程约3.5小时,一、二等票价分别约为190元、160元;前往北京的城铁则多达一日三列,除去烟台南站将直接发车外,威海北站出发的列车也将停靠南站,行程约5小时,一、二等票价分别约为390、280元;前往上海的列车每天一去一回停靠南站,全程约8小时,一、二等票价分别约为630、440元。从出行时间的稳定性、车次的可选性、费用的性价比等要素上综合考量,城铁无疑是最优选择。
北京人廖武在位于桃村镇的清泉·阳光城购入了一套住宅和一套位于主干路边的商铺,他直言南下几百公里来烟购房,看中的就是城铁开通后所带来的商机:“在北京,上班族住在河北或天津,坐城铁到北京上班或者办事已经非常习惯。可能眼下烟台人还不习惯短途坐火车,但这毕竟是大势所趋。”
末端变枢纽,因港而兴的烟台借海再发力
“一条铁路,改变了胶东半岛现代城市发展的格局”———这句话说的上世纪初建造的胶济铁路,它将青岛港与内陆地区亲密联系,扩大了青岛港的物流,更发展了青岛的城市规模。同样是胶东半岛的城市,区位条件并不落后的烟台长时间面临城市发展的桎梏———交通。随着现代化立体交通时代的来临,在与青岛的交通比较中,铁路不再是短板,还有后发制人的“海上”新引擎———烟大铁路轮渡和规划中的烟大海底隧道两大利器。
“青荣烟威城铁、龙烟铁路、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环渤海高铁等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密切与外界的联系。”住烟全国人大代表穆范敏表示,在烟台即将迎来立体交通新时代的背景下,他将第七次向全国两会提交修建烟大跨海通道的建议:“跨海通道建成后,无疑将可以让烟台的交通环境进一步升级,成为涵盖整个东北亚的物流枢纽。”
新时期立体交通背景下,拥有烟大铁路轮渡和规划中的烟大海底隧道两大利器的烟台,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彻底将自己“交通末端”的角色转变为“交通枢纽”,在中国、甚至整个东北亚的范围内均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东北广阔地区经济、资源南下的“桥头堡”。为适应烟台在新交通格局下的“枢纽”地位,位于八角的烟台西港“边生产,边建设”。目前,30万吨矿石深水码头试运营进展顺利,预计年底正式投产,届时烟台实现"建设世界上最大的码头,靠泊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大港梦想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责任编辑:孙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