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首页焦点图 > 娱乐

于是之去世 宋丹丹:他教会我做人 是我心中的NO.1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   2013-01-25 16:23: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送行的人早早在首都剧场前等待。
  
  ■忆是之老师
  
  宋丹丹:他是我心中的NO.1
  
  宋丹丹是北京人艺81级学员班的学员,她回忆到于是之时说:“我特别有幸,曾跟于是之老师一起演过《茶馆》、《太平湖》,我刚到学员班的时候还很小,有一次写总结,我写了两三页的稿纸,我记得当时于是之老师拿着我的总结给别人看,说‘这小女孩有才——’他给我特别大的鼓励。”
  
  “在我心里,他是我看到的高点,是NO.1,是表演这座山的顶峰人物,他不仅影响了我的艺术和审美,也教会了我做人,做一个简单、纯粹的人。”
  
  “于老师这十几年来生活质量很差,我曾去过他家里和医院看他,那年《茶馆》去美国演出之前,我和杨立新去看他,我们知道《茶馆》去过欧洲,但是没有去过美国,没有在百老汇演出过,这是他和英若诚老师的心愿,那时候他已经不怎么能听见,我趴在他耳朵上告诉他,他的眼睛使劲动了一下,让我当时很触动。临走的时候,我给了他的夫人李曼宜老师我枕边的电话,我说这个电话24小时都可以找到我,两年后的一天,李曼宜老师来电话说于是之老师高烧,但医院都说没有床位。我也不怎么认识医院的人,就从114查了各大医院国际医疗部的电话,我依次把电话打过去,找主任,说我是宋丹丹,我的老师病了想麻烦您,后来终于在中日友好医院找到了床位。后来又有一次我通过朋友为于是之老师找到几支人血白蛋白,能为曼宜阿姨和于老师做过这样一点事情,对于今天的我来说都是安慰。”
  
  梁冠华:于是之和人艺是连在一起的
  
  原本在浙江拍影视剧的梁冠华从电视新闻中得知于是之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发微博悼念,为了昨天一早的送别仪式,也特意从剧组请假回到剧院,昨天一早六点多钟,梁冠华就已经来到前厅悼念。“虽然于是之老师都已经病了十六七年了,但毕竟他躺在那,这真的走了——哎!”
  
  梁冠华是接班于是之出演《茶馆》“王掌柜”一角的,当人们习惯性地比较时,梁冠华说:“于是之的名字和北京人艺是连在一起的,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坦尼体系,毕竟北京人艺不同于全国任何一个剧院和那些剧组,北京人艺是一个风格独特的剧院。于是之创立了这样的演剧风格和学派,排《茶馆》时,杨立新、濮存昕都能向郑榕、蓝天野老师请教,那时候于是之老师已经不能说话了,我只有靠看他的录像,间接地体验生活,完成角色。我也希望人艺的年轻演员能多学习,把于是之老师他们的表演风格流传下去。”
  
  刘锦云:于是之带走了属于他的时代
  
  刘锦云曾任北京人艺院长一职,而他进入北京人艺也正是由于于是之当年的引荐。“于是之是我的恩师,那时候他把我从农村带出来,我当时人到中年,一切还飘忽不定,他教会我写戏,后来成就了我的《狗儿爷涅槃》。”
  
  “于是之的离开,带走了属于他的一个时代,可以说于是之和曹禺、焦菊隐、苏民他们共同缔造了一个时代。他们所创造的这个时代足以让后人去总结和继承,更可以让今天的人艺去享用。这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定位。”

李鑫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