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汽车

电动车新国标或将明年发布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   2012-09-05 09:08: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时速在20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的电动自行车纳入机动车管理,需上牌再上路,驾驶员还需考驾照买保险”,此消息一出,即引起坊间热议。
  
  据不完全统计,京城电动自行车数量已超过百万。电动自行车很便捷,而且相对低廉,受到市民欢迎。但由于行驶速度快且骑车人基本不遵守交通法,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越来越多。
  
  权威回应
  
  自行车协会“骑电动车需考驾照”系误读
  
  骑电动自行车要考驾照是对新国标的误读”,上午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委员会主任委员陆金龙对本报记者表示,“电动自行车不可能划入机动车”,骑电动车并不需要“考驾照买保险”。
  
  误读原因来自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该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属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对所有校车、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等车辆的安全标准、出厂规格等做了强制要求。这一新国标对轻便摩托车进行了重新定义,释义为“时速20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用电驱动的两轮或三轮车辆”,这种说法“牵扯”进了此前就备受争议的电动自行车。于是有媒体据此地推断“时速在20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的电动车将按照机动车管理,那么就需先上牌,驾驶员还需考驾照、买保险。”
  
  “将电动自行车混淆为电动摩托车,是误读的根本原因”,陆金龙说,在新国标出台前,他先后在北京参加过两次讨论,国家标准委、公安部等多部门参与,明确了“机动车新国标,不影响电动自行车现行标准的执行”。
  
  专家组成员
  
  新国标拟明年发布超速15公里将“报警”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制定协调小组专家陆金龙上午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也正在紧张修订过程中,已修订到第11稿,有望明年发布。
  
  针对此前广受关注的时速和重量问题,新国标或将放宽标准,将最大时速从20公里放宽到不超过28公里。与此同时,对车辆的制动、防盗、阻燃、模拟提示音等行车安全性能也将大大提高要求。比如,当车速超过15公里时速时,电动自行车会自动响起“提示音”,提醒周围行人注意避让。此外,针对一些销售商在出售电动自行车时根据顾客需要进行调速,新国标还将规定,不允许安装调试装置。
  
  国家标准委
  
  电动自行车“不受限”于机动车新国标
  
  记者上午从国家标准委了解到,今年8月14日,标准委就专门组织开会讨论《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两项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最后一致认为“现行的电动自行车标准将尽快修订完善”,目前“不受限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现有国家标准相关条款的规定”。
  
  国家标准委指出,《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修订要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安全、环保、节能的原则,相关技术委员会要加速研究和论证,广泛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确保标准科学、公正。《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新标准出台后,将及时系统梳理和调整相关国家标准,保持国家标准之间的一致性。
  
  其实,关于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的“关系”问题早有争论。记者注意到,早在2009年12月,国标委就发布声明,明确“电动摩托车标准”与“电动自行车标准”的界限,表示“电动自行车与电动轻便摩托车是具有明显不同特点的两种产品”,认为重量超过40公斤、时速超过20公里的电动助力自行车是摩托车的观点是不确切的。
  
  这份说明还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路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符合标准的电动摩托车按照机动车管理”。目前,消费者购买使用符合标准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车主不存在需要考驾照、上机动车牌照等问题。 杨滨
  
  

王郝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